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占全部脑卒中的70%~80%。多以意识改变、言语不利、偏瘫,智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脑梗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是当今社会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不仅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而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
脑梗死一旦发生,很大可能是不可逆的。本病的关键是预防,将防治提前,可减少脑梗的发生。危险因素干预是预防的关键,危险因素包括可干预的和不可干预的。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种族。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为普通人的4倍,血压降至正常时可降低38%发病率)、糖尿病(为普通人3.6倍,容易并发大小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房颤者发病为普通人4倍)、血脂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吸烟(为普通人2倍)、肥胖、高尿酸、睡眠呼吸暂停等。
干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是预防脑梗死的关键措施,具体见下:
(1)高血压患者应长期口服药物治疗,定期测血压,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2)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坚持降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5mmHg。
(3)高血脂患者应控制饮食和体重,必要时服用降脂药物,尽求血脂达标。
(4)定期心脏检查,特别注意心功能变化及心律失常,改善心脏供血,防治冠心病,以及注意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室壁瘤等。
(5)杜绝不良习惯,尤其要戒除烟酒嗜好。
(6)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倡高蛋白、低脂、低盐及富含纤维素、钙质和维生素饮食。
(7)规律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及用力,保证睡眠时间。
(8)调剂和充实精神生活,保持心境平静,避免紧张、激动及各种不良情绪。
(9)保持一定户外活动,注意夏季饮水和冬季保暖。
(10)定期检查身体或随诊,遵从医生指导按医嘱用药。
(11)发生可疑中风先兆时应及时就医。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