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心脏发动机、天然强心剂”的辅酶Q10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功效?用药有什么样的适应症?又有哪些用药注意事项呢?接下来为大家逐一解答。
一、辅酶Q10是什么?
辅酶Q10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细胞线粒体膜上的脂溶性醌类化合物,是人体调节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可由酪氨酸在人体内内源性合成,亦可由食物摄入。因为含有10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侧链,被称为辅酶Q10。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上有较好的疗效,其主要是改善心肌能量产生、具有抗氧化活性和稳定生物膜的特性。在坏血病、糖尿病、病毒性肝炎等治疗中也有广泛应用。
二、辅酶Q10的缺乏及影响
人类辅酶Q10的主要来源是生物合成。其合成至少有七种维生素(B2,B3,B5,B6,B12,C和叶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参与,辅酶Q10合成所需的任何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缺乏都会导致辅酶Q10的缺乏。相关研究证实辅酶Q10的缺乏是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原因。辅酶Q10缺乏症也被认为会导致癌症,男性不育症和偏头痛等疾病。虽然辅酶Q10在身体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大多数健康的人自然都有足够的辅酶Q10。而随着衰老、人体维生素的不足以及一些疾病状态会造成辅酶Q10的合成不足,就有必要适当补充辅酶Q10了,由于食物如动物内脏、瘦肉等所含的辅酶Q10吸收率低,而且需要长期大量食用才能得以补充,因此通过药源性补充就很有必要了。
三、辅酶Q10有哪些功效
药品说明书中明确的适应症有以下几种:
1、辅酶Q10口服制剂
(1)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如: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的辅助治疗。
(2)用于肝炎的辅助治疗,如:病毒性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3)用于癌症的综合治疗:能减轻放疗、化疗等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
(4)用于颈部外伤后遗症、脑血管障碍、失血性休克等的辅助治疗。
2、辅酶Q10注射剂型
本品可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原发性、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颈部外伤后遗症、脑血管障碍、失血性休克及肝炎等的辅助治疗药物。
此外,相关研究表明补充辅酶Q10有助于预防或治疗服用他汀类胆固醇药物的副作用,如肌肉疼痛和肝功能异常等。辅酶Q10也被研究为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以及用于低精子症、癌症、艾滋病、肌肉萎缩症、帕金森病、牙龈疾病等相关疾病的辅助治疗。
四、辅酶Q10的临床应用与推荐
五、应用辅酶Q10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口服剂型用药一次10mg(一片),一日3次,饭后服用。注射剂肌肉或静脉注射,每日5—10mg,2-4周为一疗程。口服制剂用药过程中可出现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腹泻、心悸等,偶见皮疹。
注射剂型主要有以下用药注意事项:
1.注射剂型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用药前应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用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如果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和体征,应立即停药并及时治疗。
2.注射剂型见光易分解。静脉滴注时,应采取避光措施。
3.注射剂型可能出现雾状结晶,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或在输液过程中出现滴速异常,立即停止使用。
4.注射剂型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应注意药物因 pH 及离子强度变化而产生配伍禁忌,如本品与注射用替硝唑混合产生白色沉淀、与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溶液混合析出黄色絮状沉淀、与注射用川芎嗪混合溶解度降低析出沉淀。联合用药时应分别滴注,且需冲管或换管。
辅酶Q10与高血压药同服可导致血压过低,如依那普利、氯沙坦、缬沙坦、地尔硫卓、氨氯地平等,同服时需密切关注血压,及时调整用药剂量。特别注意辅酶Q10的肠胃吸收类似脂溶性维生素,因此饭后服用吸收会较好。此外,辅酶Q10的结构式类似维生素K,会有抗凝血作用,因此对于有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更注意。
六、辅酶Q10适用于哪些人群呢?
辅酶Q10未见明显人群用药禁忌,且作为内源性物质,妊娠期妇女体内同样会产生辅酶Q10,相关报道指出,孕二十周后补充辅酶Q10,有效降低怀孕后期妊娠高血压发生的概率。因此,如有顾虑,妊娠期妇女,孕早期停用辅酶Q10,怀孕中后期可持续服用。
七、医院药品辅酶Q10与市面上的保健品又有什么区别?
保健品不可替代药品。在我国,辅酶Q10为处方药品,而欧美国家,辅酶Q10被归为保健品,本质上他们成分相同。区别在于处方药辅酶Q10有明确适应症,保健品辅酶Q10则仅限注明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如果身体健康服用合规的保健品作为营养的补充以提高免疫力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罹患疾病不遵医嘱,擅作主张地使用辅酶Q10则不合适,疾病状态下,要严格遵医嘱对症对因治疗疾病。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褚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