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肿瘤二病区成功为一名乳腺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手臂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入术,(简称:手臂港),为肿瘤患者提供静脉输液的新途径。
临床中,肿瘤患者病程长,需要反复接受化疗、免疫、靶向药物应用,因此,拥有一条维持时间长、安全且可以长期输入各种高渗透压、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的静脉通路,是很多患者及医护所期望的,既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也可以大大降低化疗药物对血管带来的不良后果。
1、手臂静脉输液港是什么?
它是一种植入皮下长期留置于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插入静脉的导管系统构成,由于其可留置时间长,维护管理方便,可适用于输注各类刺激性药物、高渗性液体、营养支持等优势,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输液港的结构包括哪些?
输液港由导管、导管锁和注射座组成。导管的末端有三向瓣膜式和末端开口式两种,且导管有单腔管和双腔管。
注射座由穿刺隔、侧壁和基底、储液槽及缝合孔构成。
穿刺隔:厚达2cm以上的硅胶隔,当使用无损伤针穿刺可耐受22G的无损伤穿刺2000次,承受20G的无损伤穿刺1000次。任何种类的输液港都应使用无损伤针。
侧壁和基底:根据需要由钛合金或塑料制成。
缝合孔:便于将注射座整体缝合固定于皮下组织。
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为普遍的是三向瓣膜式导管类型,其工作原理是:港座储液槽负压时,瓣膜式阀门向内打开,可抽血,正压时,阀门向外打开,可输液,当压力平衡时,阀门关闭,避免了空气栓塞、血液返流或凝固的风险。
3、手臂港除了具备“胸壁港”的特点外,还有什么独特优势呢?
1.港座更小、切口更小(不足2厘米)、创伤更小、疼痛更轻、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当天即可输液。
2.港座埋置于手臂内侧,更加隐蔽美观,输液穿刺时仅需上卷衣袖,更好地保护了患者隐私。
3.方便患者使用汽车安全带以及女性患者穿着内衣。
4..有效预防胸壁输液港穿刺置管引发的血胸、气胸和导管夹闭综合症等并发症,血栓发生率方面更低。
5.对于乳腺癌放疗、胸部摄片、颈部以及上胸部同侧胸大肌皮瓣肿瘤复发、放射性皮炎,手臂输液港是较好的选择。
6.每28天冲封管一次即可,方便安全,避免频繁维护的弊端,有效降低维护成本。
7.港座完全埋植于手臂皮下,因体表没有外露导管,避免了导管脱出和误拔的风险,留置时间可达5年以上;病人洗浴不受限制,更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8.适用于特殊患者:颈部及胸壁皮肤有损伤或曾经放射治疗者、轻度凝血障碍者、气管切开者、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患者。
4、置入流程
评估、签同意知情书——准备用物——评估血管——测量臂围——消毒——建立无菌屏障——检查导管功能——穿刺——置入港针——缝合(整个置入使用时间共约30—40分钟)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