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人属于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只有高危人群需要进行乳腺癌筛查吗?
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Gail模型评估5年内发病风险≥1.67%。除高危人群外,乳腺癌一般风险的所有适龄女性都需进行乳腺癌筛查。具体筛查建议如下:18~25岁女性:1次/月乳腺自我检查。26~40岁女性:1次/月乳腺自我检查;1次/年临床乳腺查体。41~70岁女性:1次/月乳腺自我检查;1次/年临床乳腺查体;1次/年乳腺影像检查,结合中国国情,检查首选乳腺超声,必要时可以考虑辅助乳腺X线检查。70岁以上女性:1次/月乳腺自我检查;1次/年临床乳腺查体;机会性筛查(有症状或可疑体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二、妊娠、哺乳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吗?
研究发现,相较于有生育史女性,无生育史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是其1.32倍。随着妊娠年龄的增加,乳腺癌风险随之增加。母乳喂养能降低乳腺癌患病率,一项涉及30个国家的研究数据显示:母乳喂养12个月,乳腺癌相对风险下降4.3%。
三、乳腺癌的筛查方法
1.自我检查
2.影像学检查
乳腺X线检查、乳腺超声、乳腺MRI
四、乳腺癌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女性朋友们可通过对潜在可改变危险因素和可改变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预防乳腺癌。
对潜在可改变危险因素的干预:
1.避免晚婚、晚育,适量增加产次、延长产后母乳时间。
2.不建议激素替代治疗。
3.尽量减少长期避孕药物的使用。
4.控制血糖。
对可改变危险因素的干预:
1.健康饮食。
2.积极运动锻炼。
3.减少不必要的射线暴露。
五、乳腺癌患者的饮食指导
1.控制热量摄入,能量供给为25~30kcal/(kg·d)。
2.优选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
3.补充优质蛋白如鱼、瘦肉、去皮的禽肉、蛋类、低脂和无脂的奶制品、坚果和豆类等。
4.增加ω-3不饱和脂肪酸与ω-6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如鱼类或其他海产、坚果果仁及压榨油、蔬菜及水果。
5.不饮酒或少饮酒,不要超过20g/d。
6.饮水量1500~1700ml/d。
7.适当补充豆制品如豆腐、味噌、豆豉、豆浆等。
六、乳腺癌患者的运动指导
1.减少静坐,尽可能多地进行体力活动,尽快恢复诊断前的日常体力活动。
2.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相结合,有氧运动包括快走、跑步、爬山、游泳、骑自行车等。抗阻运动包括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起坐、哑铃等。
3.18~64岁成年人坚持定期进行中、高强度运动,每周坚持至少150min的中等强度运动或者75min的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力量性的训练每周至少2次。建议每次锻炼以10min为一个间隔,最好每天都锻炼。
4.超过65岁的老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尽量按照18~64岁成年人运动建议进行锻炼。
如果患有使行动受限的慢性疾病,则根据医师指导适当调整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但应避免长时间处于不运动状态。
七、乳腺癌患者的居家护理
1.达到和保持健康体重。每3个月测量1次体重并评估。体重过重需改善营养;体重超重或肥胖需减轻体重。
2.有规律地参加体力活动,避免静坐生活方式。每3~6个月咨询专科医师或专业体育指导人员,对目前的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状况进行评估,获取改善建议。
3.合理营养和膳食。做到食物多样化,建议平均每天至少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尽量吃全谷类粮食;少吃红肉、加工肉类,适当摄入鱼类、禽类;多选低脂奶类而非全脂奶类;烹调少用油盐。
4.保持愉悦心情。患者家属要多关心、爱护乳腺癌患者,在生活中积极地帮助患者分担生活压力,开解患者。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李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