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因为爬山、阴雨天、做家务甚至日常活动出现关节僵硬、酸痛、肿胀等问题,让自己苦不堪言?
膝关节作为我们全身最累的关节,一直默默地承受着我们的重量,而且只要迈开腿就得用到它,一旦出现问题,我们会寸步难行, 如上下楼困难、不能走远路、阴雨天膝关节反复疼痛甚至加剧,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
在30岁以前,膝关节处于从成长到初生的“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流畅无顿卡”。到了30-50岁,膝关节的各软骨和半月板等部位就开始出现轻度的磨损和病变。50岁以上时,膝关节内的软骨、半月板出现老化,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也因为萎缩使得对膝关节的保护能力减弱,长期的负重也使得关节面软骨产生磨损以及慢性炎症,因此不少人会感觉到明显的关节疼痛。人体膝关节这个重要的“零件”就像一个机器的零件,如果平时缺乏保护,那么磨损就会越严重,膝关节的问题也会越严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正确守护膝关节呢?
1、体重的管理
正常人的膝关节平均可承重35公斤,承受重量越多,关节软骨磨损的几率也越大,肌腱也容易受伤,膝关节退化较快。所以要保护膝关节首先要做的就是减重。建议日常保持低油、低脂、低热量饮食,多吃蔬果,控制主食摄入量。此外,如果膝盖已经不适,尽可能少背、少提重物,以减轻整体的重量。
体重指数(BMI)计算方法如下:
体重指数BMI = 体重(kg) ÷ 身高的平方(㎡),测测你的体重指数是否维持在正常范围。
2、选择合适的运动
久坐是加速膝关节老化和退变的原因之一。适当科学的运动对膝关节的营养修复有重要作用。
首先,膝关节是屈伸关节,只有在屈伸运动时,循环才是良好的。也就是说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做绕环运动等等都是不适合的。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过量运动,不管锻炼方式如何,都应当注意适量即可,若过程中出现膝关节酸痛,则应停止锻炼以避免对膝关节造成损伤。
其次,了解不同姿势的膝盖受力情况,根据不同姿势膝盖的承重压力,选择正确的运动方式,减少重力对关节的影响。走路、骑自行车、游泳水中运动的交替多元组合,是保护膝盖最好的运动方式。
最后,要少爬山少走楼梯。因为爬梯爬山属于负重运动,膝关节受力最大,也最易使已经受损的膝关节进一步恶化。如果一边膝盖出现问题,上楼梯时好脚先上,下楼梯时坏脚先下,一步一阶,不要跨步上楼梯,要等双脚都站在一个台阶上后再迈下一步,以减少关节的承重。
3、注意保暖
膝关节对于温度变化极为敏感,如果遇到湿寒,就会严重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衰老。所以注意膝关节的保暖,及时佩戴护膝,保证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对于保护膝盖来说尤为重要。
4、均衡营养,注意钙剂的摄入
均衡的饮食不仅是身体健康的保证,更是膝关节的守护神。平常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的食物如牛奶、大豆、海带、鱼虾等,这样可以防止骨质疏松,并让关节更健康。
5、改掉不良习惯
(1)别久坐:久坐是加速膝关节老化和退变的原因之一,适当科学的运动对膝关节的营养修复有重要作用。
(2)莫跷二郎腿:跷二郎腿容易在大胯外侧引起大转子滑膜炎,出现大腿外侧疼痛,易引起膝关节外侧肌肉、筋膜炎症。
(3)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导致膝关节损伤的动作如:搬重物、深蹲、频繁上下楼梯等。另外,选择一双合脚的鞋子,可以减少运动时膝关节承受的撞击与压力,以保护膝关节。
6、勤锻炼,增强腿部的肌肉力量
膝关节部分的骨质很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是支撑骨骼的肌肉,腿部肌肉强壮,可以很好的给关节以支撑,减轻膝关节的压力。直抬腿就能很好的锻炼腿部肌肉,方法如下:
卧在床上,双腿自然伸直,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抬起15°,保持抬起15°的姿势,时间大约5—10分钟,坚持到颤抖3分钟。
休息2分钟后再次重复。每天完成10—20次即可。刚开始肌肉力量不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节就可以。
除此之外,锻炼闭目单脚站立10分钟以上,可以加强对腿的感知和操控能力,增加膝关节各个肌肉协调性。
7、合理用药
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的使用一些药物,它们能润滑关节,改善关节功能,为膝关节的保养增添一份力量。
膝关节的保养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关注与呵护,一旦膝关节发出疼痛或不适的信号,切勿忽视,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避免病情恶化。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毛兴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