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是指跟骨底部由于慢性损伤引起的以疼痛、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常伴有跟骨结节部的前缘骨刺。
跟痛症的主要病因主要包括:跖腱膜炎、跟骨骨刺、跟下滑囊炎、纤维脂肪垫炎等。
跟痛症形成的机制主要包括跟部受外伤或气候等因素产生脂肪垫炎,跟下滑囊炎。平时运动时足比一张弓,跖腱膜是弓弦,活动过程中会造成跖筋膜长度的变化引起跖筋膜炎,刺激止点处形成跟骨骨刺。
跟痛症临床起病缓慢,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几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晨起后站立或行走时疼痛加重,行走片刻后减轻,但行走过久又加重。
临床检查X线,通常表现为患者跟骨骨刺。磁共振检查更能明确患者病因,表现为跟骨骨刺,跖筋膜充血水肿,脂肪垫炎(图3B 3C 3D)。
大部分的跟痛症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缓解,保守治疗的方法包括:
休息,足部垫较软的跟骨垫。
每日坚持足浴半小时。
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物。
局部应用理疗(红外线、中频、冲击波、磁疗)。
局部应用封闭治疗。
小针刀松解治疗。
足底跖筋膜功能锻炼。
顽固性跟痛症可以通过关节镜微创治疗,术中松解跖腱膜,打磨增生的跟骨骨刺。
图5:5A 术中透视可见跟骨骨刺;5B 手术后透视可见跟骨骨刺已经打磨平整;5C 镜下可见跟骨骨刺;5D 镜下可见松解跖腱膜,跟骨骨刺已经打磨平整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