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应用最广、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是对付风湿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间质性肺炎的王牌武器。同时,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导致许多副作用,有的还非常严重。对此,一定要充分了解,注意防范,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常见的副作用。
诱发感染:糖皮质激素虽然能抗炎,可以用于重症肺炎的治疗,但同时可以降低机体免疫力,容易诱发感染,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胆道等部位感染征象。
消化道溃疡、出血:糖皮质激素能刺激胃酸和蛋白酶分泌,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及出血,因此,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慎用或忌用糖皮质激素;不与非甾体类消炎药联用;激素治疗期间,可常规加用胃肠粘膜保护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等减轻胃肠道副作用。
血糖升高:糖皮质激素可导致血糖升高,引起“类固醇性糖尿病”,用药期间应注意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检查结果,酌情调整或加用降糖药物,以维持血糖正常。
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可减少肠道对钙的吸收,促进尿钙排泄,导致骨质内钙减少,引起骨质疏松。长期激素治疗的患者均需定期(半年左右)监测骨密度,同时补充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如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等),必要时可给予双膦酸盐进行抗骨松治疗。
水及电解质紊乱:糖皮质激素具有保钠、排钾、减少钙吸收的作用,长期服用有可能导致水钠潴留以及低钾、低钙等电解质紊乱情况。因此,用药期间需要注意定期监测电解质,必要时需要给予补钾、补钙治疗。
高血压:糖皮质激素可引起钠水潴留,并使血管壁对内源性升压物质的反应性增强,从而导致血压升高。所以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血压,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及时调整或加用降压药物。
从以上可见,激素的危害的确多多。事实上,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既是可以预测,又是可以防控的,且多见于长期大剂量使用时,因此我们在使用这类药物的同时,应遵医嘱同时服用相应的辅助用药,同时积极预防不良反应,比如,预防向心性肥胖可以控制饮食,而且容貌在停用激素后一段时间就会慢慢恢复原状;糖尿病可以用降糖药;胃溃疡可以用抑酸药;高血压可以用利尿剂;感染一旦出现强力控制等。
但是,激素的作用也非常强大,目前无可替代,需要用时必须用。即使有弊,但利大于弊也应该选择,在严格把握适应症的情况下,正确合理应用,预防和规避药物不良反应。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张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