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后一般会立即结扎脐带,消毒处理脐带残端。断脐时或出生后由于处理不当,造成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大肠埃希菌或溶血性链球菌等侵染脐部导致局部炎症,发生脐炎。
脐炎的表现有哪些呢?
新生儿脐带根部发红或脱落后伤口不愈合,脐窝湿润。脐周围皮肤发生红肿,脐窝有浆液脓性分泌物,带臭味,脐周皮肤发红肿扩散,或形成局部脓肿。病情危重者可形成败血症,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可伴发热、吃奶差、精神不好、烦躁不安等。慢性脐炎时局部形成脐部肉芽肿,为一小樱红色肿物突出、常常流黏性分泌物,经久不愈。
脐炎时怎么处理呢?
1、轻症只需局部用3%的过氧化锌和75%乙醇清洁,或用抗生素局部湿敷或抗生素油膏外敷。
2、脓液较多,有局部扩散或有全身症状者,可根据涂片和细菌培养结果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3、脐部有肉芽肿可用10%硝酸银溶液局部涂搽。
重在预防,那么如何预防脐炎的发生?
1、观察脐带有无潮湿、渗液或脓性分泌物,如有应及时治疗。
2、正确的消毒脐部,必须从脐带的根部,由内向外环形彻底清洁消毒,保持局部干燥。
3、脐带残端脱落后,注意观察脐窝内有无樱红色的肉芽肿增生,应及早处理。
4、避免大小便污染,最好使用吸水、透气性能好的消毒尿布。
5、进行婴儿脐部护理时,应先洗手,注意婴儿腹部的保暖。
6、脐带残端长时间不脱落,应观察是否断脐时结扎不牢,应考虑重新结扎。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张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