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炎是一种影响肺部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还有长期吸烟或接触过敏原也会导致急性肺炎,其中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 气促、呼吸困难等,听诊可有呼吸音减低、粗糙、湿啰音等。治疗时主要采用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可以与解热药、祛痰药等联合使用。
好发人群
急性肺炎好发于长期吸烟者,年龄大于65岁的老人,5岁以下的儿童,患有慢性基础病的患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慢性心血管疾病等。
预防措施
1、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有害气体。
3、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4、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病等,可以降低急性肺炎的发生风险。
5、定期接种肺炎疫苗,预防病毒性肺炎的发生。
护理方法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等,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面色变化等。
2、休息:患者应充分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空气过于干燥。
3、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采用少食多餐,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必要时可通过静脉给予营养。
4、吸道护理:协助患者变换体位,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对于排痰困难患者可进行雾化吸入,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5、用药及吸氧:观察患者用药情况,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氧气吸入。
6、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急性肺炎的护理需要全面考虑,包括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有助于防止病情恶化,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