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0371-63934118

医院地址:

郑州市经八路2号(医院本部)/  郑州市南阳路32号(北院区)

门诊电话:

63921550

急诊电话:

63910120  63914606

体检电话:

63974598  63928159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医院新闻 >
头上碰出来的“包”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3-11-07 18:47:59

       有时,我们不小心摔倒以后头上“鼓了个包”,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这个“脑袋上的包”在医学上被称为头皮血肿。很多人会问:“如果出现头皮血肿了危险不危险,我们该怎么办?”现在就从神经外科专业的角度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什么是头皮血肿?
 
       头皮可分为五层:最外面是皮层,外伤时出血多,但愈后较快;皮下层:富含血管神经;帽状腱膜层:覆盖于颅顶上部的大片腱膜结构,坚韧有张力;腱膜下层:由纤细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腱膜下间隙:间隙范围较广,头皮撕裂多沿此层。
 
       头皮血肿(scalp hematoma)多由钝器(砖头、棍棒之类)伤所致,头皮上没有明显的头皮裂口,外面也没有出血,但局部头皮明显的肿胀起来,高于周围正常头皮。这是因为头皮含丰富的血管,在遭受各种钝性打击后,可导致组织内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形成各种血肿。按血肿出现于头皮的不同层次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
 
临床表现
 
       皮下血肿:常见于产伤或撞击伤;位于皮肤层和帽状腱膜之间,因皮肤借纤维隔与帽状腱膜紧密连接,血肿比较局限,无波动感。因此,血肿范围较局限,张力高,边缘隆起,中央凹陷,压痛明显,易误诊为凹陷性骨折。
 
       帽状腱膜下血肿:位于帽状腱膜和骨膜之间,常因倾斜暴力使头皮发生剧烈滑动,撕裂该层间的血管所致。该处组织松弛,出血易扩散,可蔓延至全头部,触诊有波动感。因此,头颅增大,肿胀,波动感明显,失血量多。婴幼儿巨大帽状腱膜下血肿,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骨膜下血肿:常由于颅骨骨折或产伤所致。位于骨膜和颅骨外板之间,范围局限于某一颅骨,以骨缝为界,血肿张力较高,可有波动感。  
 
处理原则
 
       皮下血肿:头皮小血肿无需特殊处理,1~2周可自行吸收,伤后给予冷敷以减少出血和疼痛,24-48小时后改用热敷以促进血液吸收,忌用力揉搓;血肿较大时医师会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血后加压包扎。处理头皮血肿同时,应警惕合并颅骨损伤及脑损伤的可能。
 
       帽状腱膜下血肿较小者可加压包扎,待其自行吸收;若血肿较大,则应在严格皮肤准备和消毒下穿刺抽吸,然后再加压包扎。经反复穿刺加压包扎血肿仍不能缩小者,需注意是否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原因;对已有感染的血肿,需切开引流。
 
       骨膜下血肿:早期宜冷敷,忌用强力加压包扎,以防血液经骨折缝流向颅内,引起硬膜外血肿;血肿较大时,应在严格备皮和消毒情况下实行穿刺,抽吸1~2次即可恢复。婴幼儿骨膜下血肿易骨化形成骨性包壳,难以消散,应及时进行穿刺抽吸并给予加压包扎。
 
       对合并颅骨骨折的骨膜下血肿,要注意并发颅内血肿的可能;帽状腱膜下血肿因该层组织疏松可蔓延至全头部,小儿及体弱者可导致休克或贫血。
 
 
 
       发生头皮血肿,还应警惕有无颅内血肿、脑震荡或脑挫伤。要让伤员安静休息,24小时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有越来越明显的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或逐渐失去意识,瞳孔不等大,耳、鼻出血等症状出现,就不是简单的头皮血肿的问题了,应及时进一步诊治。
 
注意事项
 
       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咀嚼食品,避免牵拉伤口,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 胡椒等)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重体力劳动,在身体许可的条件下恢复生活、工作。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头皮撕脱伤严重者影响患者容貌,可前往整形外科进行下一阶段治疗。
 
       避免头部伤口敷料脱落、污染、潮湿,不可抓、挠伤口。伤口恢复后可用双侧掌根部或鱼际肌同时按摩头皮,由前向后,由上向下,动作要轻柔,压力由轻到重逐渐增加,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头皮生长。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赵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