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的手术是全麻吗?
医生,什么是全麻啊?
医生,那我麻醉中会不会醒过来?
听到要做手术,很多患者心里都有很多的疑惑,本文就为大家科普一下麻醉的点点滴滴,解开大多数人在需要麻醉时的困惑与担忧。
什么是麻醉?
麻醉就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麻醉的目的是在手术时帮助患者解除痛苦,保证患者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麻醉是否有风险?
风险的大小与很多因素都有关系,其中关系最大的还是患者的身体状态以及进行手术的内容。麻醉医师在进行麻醉之前,都会采取一系列防止意外的措施,做好手术过程的全方位准备。麻醉和手术的风险各不相同,在手术之前麻醉医生会和患者进行嘱咐和交代,有问题都以直接询问。
麻醉方式都有哪些?
局麻:一般适用于体表的小手术
神经阻滞:适合上下肢手术
椎管内麻醉:也称半身麻醉,将麻醉药注射到椎管内不同层次,以保证手术区所在的平面失去痛觉,便于手术进行。
全麻:最为复杂,就是通过静脉麻醉、吸入麻醉气体等,让患者完全失去知觉,适合时间较长、较复杂的手术,这一过程中需要麻醉医师全程监测生命体征,并随时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麻醉实施前为什么
要禁食、水?
如果胃内有食物,麻醉过程中可能发生呕吐或返流,胃内容物误吸入气管内可能发生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后果是致命的!
麻醉手术前为什么要戒烟?
手术后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以及胃管的影响,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术后患者因伤口痛,无力咳痰,使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出现肺部感染。
频繁的刺激性咳嗽可使腹部肌肉震动,牵扯手术伤口,引起疼痛,甚至导致伤口裂开。
麻醉清醒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麻醉清醒以后,要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指导患者的饮食和活动,防止出现低氧血症、呼吸道梗阻、下肢静脉血栓等不良后果。
患者的生命体征:麻醉清醒以后,体内的麻醉药物还没有完全代谢排出,患者的生命体征有可能发生变化,容易出现心律紊乱和呼吸抑制。因此,需要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4-6个小时,防止出现各类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清醒以后,早期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由于患者的咽喉反射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容易出现误吸和呼吸道梗阻,所以,建议平卧4-6个小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气道梗阻;
指导患者的饮食和活动:如果是非胃肠道部位的手术,在麻醉清醒以后4个小时左右,可进食流质食物,防止出现低血糖;同时应尽早活动下肢,在麻醉清醒6个小时左右,需要适当更换体位,做翻身活动或活动四肢,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循环,防止血栓的形成。
如果看完这份科普,还是有些不明白,不要着急,一般手术的前一天,你会见到麻醉医生,Ta会全方位地为你解答!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于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