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肺炎支原体肺炎席卷南北,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和病房都是发热、咳嗽的小朋友,在外科住院的患儿同样不能幸免。昨天麻醉医生在值班时就接到一个外科大夫电话,一例拟择期行包皮环切术的患儿有发热、咳嗽、咳痰症状疑似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问是否有麻醉风险可否进行手术,麻醉医生告知外科大夫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肯定是麻醉评估中的高风险因素。
大多数家长很难理解,就“流个鼻涕”“咳嗽两声”怎么就不能进行手术麻醉了?怎么还会有生命危险?甚至会觉得医生在小题大做吓唬人。
我们都知道,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自控能力差,表达能力欠缺,学龄前的儿童配合度低,几乎不能耐受局麻手术。而即使是大龄能配合的孩子,局麻清醒下的手术应激也会对尚未发育完善的身心受到伤害,所以绝大多数做手术的孩子都是需要全身麻醉。而我们在围手术期的插管拔管刺激、冷热变化、吸入刺激性气体等均可引起反射性咳嗽、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分泌物增多。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围术期并发症主要有喉和支气管痉挛、屏气、呛咳,继发气道梗阻、低氧血症等,其中喉痉挛和支气管痉挛是围术期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发生缺氧、发绀、心动过缓继而心搏骤停,所以麻醉医生并没有在小题大做吓唬家长。
家长们了解了相关风险后肯定又有疑问了,什么类型的手术都不能做吗?上呼吸道感染痊愈多久才能手术啊?别着急,我们慢慢来解答。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后气道高反应性仍然存在,这为手术时间是否推迟及延期带来不确定性。规范化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术前评估及决策流程旨在减少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一般来说,单纯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不发烧,流少量清涕或无其他感染的情况,做不涉及呼吸道的手术时可以选择进行手术。对于有较严重的症状,包括有黏脓性分泌物、咳痰、体温>38°C、嗜睡的患儿,建议将常规手术延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年纪越小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后接受麻醉的危险性越高。一般建议,3岁以下患儿,一旦发现感冒,不管是轻微还是没有症状,都应建议取消择期手术麻醉。
对于感冒引起的呼吸道变化,一般在7周之后才会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然而,对于焦急等待手术的患儿来说这样是不切实际的。医生建议,在严重感冒症状完全缓解后4周,可以再次安排手术;单纯鼻、咽炎患儿症状完全缓解后1-2周可以再次安排手术。当然,对于一些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急诊手术是一刻都不能耽误的,麻醉医生的麻醉管理目标是防止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我们会术前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患儿术中支气管痉挛的发生。术前给予抗胆碱药,可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产生和减轻迷走神经介导的气道高反应性。
因此,即使小儿麻醉遇上了支原体肺炎也不必惊慌,我们可以在保证患儿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手术时机,让孩子平平安安的度过手术期。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李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