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儿童保健科很多家长觉得儿童保健就是给小孩做体检,这种认知其实是有偏颇的。甚至一些专科医生也不太清楚,正所谓隔行如隔山。让儿科医生带你走进儿童保健科,去了解一下儿童保健科的医生都在做什么工作和小宝宝为什么要定期做儿童保健。
我们的小宝宝出生后,第一个见到的是产科医生,第二个就是儿童保健医生了,新生儿期的儿童保健工作主要是做疾病筛查及听力、视力检查。通过采足底血的方式检查,要在小宝宝生后3天到1周内,充分哺乳的情况下,主要是检查四种疾病: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先天性肾上腺皮脂增生症(CAH)。这四种疾病在新生儿期发现后都是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的,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可以同时进行遗传代谢病的筛査。新生儿的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通过听力筛查可以检出听力障碍者,及早干预,否则可能因聋致哑,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视力筛查主要是检查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
小宝宝出生后42天要进行第1次查体,然后是3个月、6个月、8个月、10个月、12个月;从1周岁到3周岁,每3个月1次,每年4次;从3周岁到6岁,每年1次查体,也是最基本的一个检查时间。如果宝宝有异常情况还要增加查体次数。体检的时间段都是宝宝发育关键期,通过检查来监测宝宝的生长发育,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具体都要做哪些呢?
生长的监测
生长的监测主要是通过三项检查:体重、身长(身高)、头围。需要按月龄将测量的身高或体重值填入生长曲线图,或通过软件录入,同时在图上找到对应点,需要多次测量后连成线,观察孩子生长发育是否规律。凡是落到25-75百分位范围内为中等。在3-97百分位范围内就是正常的。如果向上偏了,说明是追赶生长,也就是这阶段的生长速度快了。如果向下偏离,说明生长慢了。如果是并行的,说明生长良好。生长慢的要查找原因,主要有两方面要考虑:喂养不当或疾病影响。对于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观察生长曲线特别重要。
体格的检查
医生会对宝宝做全面的全身检查,包括头、皮肤、心、肺、腹部,生殖器、四肢、以及动作反应等等。通过检查发现宝宝是否存在问题,比如发现心脏杂音,要进一步做心脏超声除外先天性心脏病,早期发现髋关节发育不良,通过检查还会发现小男孩是否有疝气、鞘膜积液,小女孩是否有小阴唇粘连等,同时给予专业指导。
喂养与营养
喂养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宝宝的生长发育,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指导正确的喂养方法,解答诸如母乳的乳量不足、溢乳、母乳性黄疸等相关问题。科学指导6个月以后的宝宝的食物转换,儿童营养需求包括营养素、营养行为和营养环境三个方面,婴幼儿喂养过程的液体食物喂养阶段、泥糊状食物引入阶段和固体食物进食阶段中,不仅要考虑营养素摄入,也应考虑喂养或进食行为,以及饮食环境,使婴幼儿在获得充足和均衡的营养素摄入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育儿指导也是儿童保健医生的重要工作。必要时需要检查血常规、维生素AD、血清铁蛋白、骨密度等相应检查。
发育的监测
主要是看宝宝的语言发育、社会适应能力、粗大动作、精细动作是否能达到同年龄段的相应水平,如果宝宝3个月还不能把手放入口中、6月不会翻身、9个月还不能独坐、2岁还不说话,提示宝宝的发育有问题。需要进一步评估。常用的筛查方法是儿心量表筛查、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瑞文测验(CRT)等,发现落后一般运用各种诊断量表来评估,比如Gesell发育量表、韦氏智能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等,针对问题给予干预。
以上是基础儿童保健的内容,也是宝宝每次体检的内容。但儿童保健科可不仅仅是这些工作,我院还开设有生长发育门诊,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喂养困难、营养不良、矮小、性早熟、生长迟缓、肥胖症等的诊治;发育行为专科门诊针对具有心理、行为疾病的患儿,如抽动症、多动症、孤独症、脑瘫、喂养困难、睡眠问题、吮指症、语言障碍、遗尿症、咬指甲癖等。
关注儿童生长发育,定期做好儿童保健!
儿童保健门诊、生长发育门诊坐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全天及周六上午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马梦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