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什么我父亲上了ECMO,肺炎也没治好?”
“医生,都上ECMO了,为什么心梗也没治好?”
......
这是很多家属在患者行ECMO治疗最终无法挽救生命时,经常发出的疑问。事实上这里存在一个常见误区:ECMO虽然是“救命神器”,但并不是“回生神器”,那它在救治生命的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呢?
作用一 向死神争取缓冲地带
急性状况下,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大多数急危重症情况,快速和支持是首要因素。在危急情况下,医生甚至根本来不及找到病因,患者就已经死亡。而ECMO强大的供血供氧能力和心肺支持功能,是常规治疗和药物无法比拟的,有些患者已经没有了心跳,但在ECMO的支撑下依然可以意识清醒。这对于危重患者来说,相当于对一个判了死刑且已压赴法场准备行刑的人高呼“刀下留人!”按下死神手中的暂停键!为医生诊断、对症治疗和病情改善争取到弥足珍贵的缓冲时间。
作用二 为患者增加防御“BUFF”
严重状况下,能否抵挡住疾病的首轮重度打击是重症患者生存的关键,而供血、供氧状况是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关键指标。ECMO中文全称为体外膜氧合治疗,主要是通过体外机械手段替代患者自身心肺功能,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血氧供给,相当于在重症兵临城下而患者十分虚弱的状况下,加持了一层相对充足的血氧“BUFF”,保证患者有足够力量抵抗重症疾病的打击,从而为下一步的治疗和康复带来可能。
作用三 为器官提供修复环境
人类自身的机体在炎症反应、免疫系统等诸多方面,都拥有着较强的自我修复功能。ECMO正是充分利用了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它颠覆了传统治疗中“鞭打病牛”的理念,不是一味地增加对脏器功能的对症用药和治疗,而是为人体脏器迅速提供一个优良的修复环境,让脏器得到最大程度的休息,从而实现自我康复。换言之,虽然ECMO对疾病没有直接治疗,但它的“负重前行”可以为脏器恢复提供“岁月静好”的短暂时机,其余的取决于患者自身心肺的可逆性了。
总之,ECMO常见适应症包括:急性的感染导致呼吸衰竭,急性的严重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心脏外科术后的低心排;急性肺栓塞;等待受体的机体或者等待接受移植的心脏等,主要强调:急性、严重、可逆,这使“挺住”在来势汹汹的重症面前成为可能,ICU里大多数的治疗措施皆是如此,不管是心、肺、肝还是肾的支持,都是为了争取机会让患者挺过打击的头一关,因此,功能强大的ECMO不一定是“回生神器”,但一定是名副其实的“救命神器”!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