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忽高忽低会导致很多人会患上感冒。提起感冒,很多人不以为然,一笑了之。但在感冒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致命的幽灵”——暴发性心肌炎。
我院最近收治了一位女患者,23岁,入院前患者已经咳嗽、咳痰、发热7天,加重伴气喘3天,在当地医院按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处理,稍有好转。但3天前除了咳嗽等症状外,又出现了全身乏力及呕吐等症状,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后医生考虑是暴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等,遂紧急联系上VA-ECMO并转入我院ICU治疗。
患者入科后,我们给予VA-ECMO循环辅助支持、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CRRT血液净化、营养支持、成分输血、抗感染、免疫调节等治疗,经过近一个月的积极重症生命支持,患者终于康复出院。
患者从“普通感冒”到致命性的“暴发性心肌炎”,又经历了一个起死回生的洗礼。为何“暴发性心肌炎”令人望而生畏,那么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定义:暴发性心肌炎多数是由于感冒病毒、肠道病毒等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心肌细胞炎性损伤,导致心脏功能受损。该病发病率不高,但病情进展极其迅速,很快会出现血液动力学障碍(低血压和心源性休克),导致室性致命性心律不齐或多器官/多系统衰竭,早期死亡率极高。
病因及机制:暴发性心肌炎大多是由感冒引起的,但并非所有的感冒都会引发暴发性心肌炎。真正的原因可能是病毒同时感染了呼吸道和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另外,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在杀死病毒的同时,也会对人体内的心肌细胞造成损伤。如果大面积的心肌细胞受到影响,会出现心脏收缩功能下降、进而可能休克,最后会导致心脏猝死。
临床症状及诊断:若在感冒后出现气短、呼吸困难、胸闷、胸痛或心悸等,或者出现腹痛腹泻伴胸闷等症状,这是身体在提醒已经有可能累及到心脏了,应该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有些感冒患者就诊,除了查血常规之外,医生还可能让你做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查,这也是为了及时发现心肌炎,避免延误治疗。如果出现了如昏厥、大汗淋漓、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更严重的症状,一定要尽快到医院抢救。
预防优先,诊疗为辅:对于暴发性心肌炎来说,预防重于治疗。
1、感冒后,要注意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目前人类还没有可以直接杀死体内病毒的药物,最终解决病毒仍然要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充分休息才是治愈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关键。
2、要养成好习惯,不当的生活习惯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平时一定要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注意睡眠充足、劳逸结合、戒烟限酒、勤洗手、勤通风等,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激烈情绪。大脑活动直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作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促进免疫细胞数目增长,激发免疫系统的活力,从而起到充分保护机体的作用。
4、诊疗方面:严密监护,抗病毒,免疫调节,生命支持包括ECMO、IABP、呼吸机、CRRT等,抗心律失常,营养心肌,一般对症支持治疗等。
不要轻视小小的感冒,当身体出现气短、呼吸困难、胸闷、胸痛或心悸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暴发性心肌炎的治疗是一个清除病毒、调节免疫的综合过程,一旦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或严重的循环衰竭等症状,要ECMO、CRRT、呼吸机辅助呼吸等生命支持系统,维持机体各器官正常稳态,提高患者生存率。
(供稿/李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