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骨折后愈合需要8-13周。在愈合过程中,疼痛感比较强是很多患者不想、不敢动的原因。如果这时得不到及时正确的锻炼,会遗留骨折处临近关节的功能障碍,导致关节粘连和僵硬,影响日常生活。
骨折术后为什么要康复
骨折后长期制动,会导致骨折周围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早期康复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
骨折术后治疗时机和注意事项
术后三个月内是骨折术后康复的最佳时间。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复肢体功能。
注意事项:
全身与局部兼顾;
以恢复患肢的原有功能为主;
功能训练以主动锻炼为主,辅以必要的被动活动;
锻炼活动应循序渐进。
骨折术后康复的三个时期
早期康复(骨折后1-2周)
此期肿胀明显,主要目的: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患肢肌肉做有节奏的静力收缩和放松,预防肌肉萎缩或粘连。
中期康复(骨折后3-5周)
此期骨痂已逐步形成,局部肿胀反应消失,主要目的:伤肢逐渐转为主动活动,促进骨折连接和稳定。
后期康复(骨折6周以后)
此期已达到临床愈合标准。主要目的:训练关节临近肌肉协调性和灵活性,改善运动功能。
骨折术后,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骨折,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康复的时间和方法不同。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通过物理因子治疗去改善患者肢体的疼痛和肿胀;通过主、被动的关节活动、关节松动术去预防和改善关节僵硬、血栓等并发症;通过肌肉力量训练来防止肌肉萎缩;在不影响骨折稳定性的前提下进行适当负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崔永刚 李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