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位于人体脊柱的下段,是我们身体的“中流砥柱”。目前的统计资料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达15.2%,全国约有2亿腰椎间盘患者。80%的成年人有腰腿痛病史,发病率仅次于感冒,腰椎疼痛性疾病已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疼痛性疾病。腰椎一旦出现损伤,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还会给我们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应加强腰椎的保养和锻炼。那么,日常生活中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腰椎呢?
保持正确姿势
日常工作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久坐,必须长时间处于坐位者应该要注意坐姿并增加腿部活动。
如需长时间处于站位,应适当使双臂上伸和做蹲体动作,可使腰部骨关节及肌肉得到调节,消除疲劳,延长腰肌耐力。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
由于日常生活中有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因此保持正确的睡姿对于腰椎疾病的预防至关重要。正确的睡姿应是在硬木板床上,使头颈保持自然仰伸位,膝、髋略屈曲,可使全身肌肉、韧带及关节囊都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与休息。除了仰卧位外,还可以采取侧卧位。此时应该注意:头颈部及双下肢仍以保持自然仰伸位为佳。枕头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高度应该依据自身状况适当选择;宽度也要适当,颈部不能悬空。
搬抬重物时应先下蹲,以避免由于重物的抬高,腰椎受力急剧上升引起的急性腰扭伤发生。用腰时间过长时应改变腰的姿势,多做腰部活动,防止逐渐发生劳损,因工作性质而用腰过度或已产生轻度劳损时,应避免劳损进一步加剧而最终引起腰椎退变。
加强腰背部肌肉的锻炼
持腰的保健运动,平日里可以通过一些腰部运动来锻炼腰椎周围的肌肉,腰肌和腹肌的力量强可增加腰椎的稳定性,对腰的保护能力加强,防止腰椎发生退行性改变。腰部锻炼的方式有多种,比如常见的平板支撑、小燕飞动作、还有五点支撑等等。
卧床,脚尖往回勾,腿伸直向上抬至最高并坚持5秒钟,然后慢慢放下,循环10次,左右腿交换做;
五点支撑:平卧床上,双足,双肩,头部五点着地,臀部使劲向上抬至最高坚持5-10秒,循环10次;
小燕飞:俯卧床上,双臂向后伸起,双腿向上翘起至最高,坚持5-10秒,循环10次。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锻炼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平板支撑:锻炼核心肌肉力量,提高脊柱稳定性;
腹肌训练:如平卧空中蹬车训练。
注意保暖
注意腰部的保暖,避免寒冷、潮湿的居住及工作环境,季节交替时适当增添衣物以预防腰部受凉,从而避免腰疾的出现。
控制体重
长期的体重超标,上身重量会长期压迫腰椎,椎间盘在长期受挤压下,自然会突出或膨出,也就形成了腰部疾患。
能躺不站,能站不坐
日常生活中坚持能躺不站,能站不坐的原则。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弯腰,减少负重,避免久坐久站;走路时多运用腹部肌肉,站立时不要双腿同时并齐长时间站立;日常生活中拖地、扫地或者用吸尘器吸地等劳动时要尽量保持身体直立。
定期做骨密度检测
女性在绝经期前后,男性在60岁以后,要定期检查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如果发现骨量减少较快,即可开始干预,包括补充钙质,抗骨松药物治疗等,尽量减少骨量丢失。骨质疏松较重的人则应进行药物治疗,防止骨量的进一步丢失,促进骨量增加。平时还要注意多摄取高钙食品,多吃蔬菜,多晒太阳。
保持心情舒畅
不良心理因素会引起肌肉紧张加剧、肌肉活动间歇缩短,使肌肉骨骼系统负荷增加。平时要保持心情愉悦,适时转移注意力,调整好自身情绪变化。
在此,医生特别提示您:如出现腰部持续疼痛不能自行缓解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查明原因。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毛兴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