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离子在人体
钾离子是人体最重要的阳离子之一,正常人体含钾量约为50~55mmol/kg体重。人体内98%以上钾位于细胞内,正常人血清钾离子(血钾)浓度为3.5~5.5mmol/L。
人体钾的来源主要是通过食物的摄入。摄入钾的90%经肾随尿排出,排钾量与摄入量相关,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摄入钾的10%随粪便和汗液排出。
钾离子在人体内主要承担着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调节渗透压与酸碱平衡,维持细胞膜静息电位,保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维持心肌的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的生理功能。
肾脏在钾离子代谢中起关键作用。大约有90%的钾离子在肾小管进行代谢。肾小管既可重吸收钾离子,也能分泌钾离子,并受多种因素的调节改变其重吸收和分泌的量。肾衰竭时,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或肾小管排钾功能障碍,易发生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5.5mmol/L的正常值范围。根据血钾升高水平将高钾血症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5~5.5mmol/L为轻度,5.6~6.0mmol/L为中度,>6.0mmol/L为重度。根据发病时间高钾血症又分为急性高钾血症和慢性高钾血症。急性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在短时间内升高,超过5.0mmol/L。慢性高钾血症是指在1年内高钾血症(血钾>5.0mmol/L)反复发作。慢性高钾血症患者往往存在导致血钾升高的疾病基础。
高钾血症具有着高发生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发生过高钾血症的患者相较于未发生过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3.39倍,反复住院的风险增加2.75倍。
轻度高钾血症通常无临床症状,而急性的重度高钾血症则可能引起感觉异常、刺痛,迟缓性麻痹,表现为肌肉软弱无力,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严重的还可以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
出现高钾血症需要及时就医,急性高钾血症需要在医生的帮助下迅速将血钾浓度降至安全的水平,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而慢性高钾血症则注重长期管理,预防复发。
该如何预防出现高钾血症复发呢
(1)纠正慢性高钾血症反复发作的诱因:及时规范的治疗糖尿病、心力衰竭、慢性肾病和高血压等疾病,不服用影响肾脏排钾的药物,比如非甾体类抗炎药、中药制剂等。
(2)饮食控制:减少钾离子摄入:对于血钾>5.0mmol/L的患者,限制高钾食物的摄入,禁用低钠盐和平衡盐等特殊食盐,少用酱油等调味品,含钾高的蔬菜在烹饪前应浸泡或焯水去钾。
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发布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膳食指导。
(3)药物干预:促进钾离子从肾脏和肠道排出。
(4)随访监测:合理监测血钾是确保长期不出现高钾血症的重要环节。建议:
出现过血钾升高的患者至少每1~3个月1次监测血钾;
如果治疗需要必须服用影响血钾代谢的药物,在服药之前及之后1~2周内,复查血钾,预防高钾血症的发生;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常规每1~3个月复查血钾,尤其是开始透析时间不长的患者,如有低钾或高钾风险或已发生过一次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建议增加监测频率(至少每月1次),直到诱发因素评估明确并已纠正。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周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