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房,总有一些家长,因为新生儿出现各种“异常现象”而担心,“鼻子上为啥长这么多白点点?”“面颊部都是红疹子,是过敏了吗?”。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
粟粒疹
在鼻尖、鼻翼、颊、颜面等处,常可见到如针尖大小黄白色的小疹子,这就是因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脂堆积而形成的婴儿粟粒疹。粟粒疹不疼不痒,不需治疗。家长们千万不要用手去挤,以免引发感染,一般在宝宝出生后数周就会自然消失。
白带和假月经
有些新生儿在生后一周内,出现 “月经”、“白带”,主要因为胎儿在母体内受雌激素的影响,会出现阴道上皮增生、阴道分泌物增多、子宫内膜增生等现象。胎儿娩出后,不再受母体雌激素的影响,体内的雌激素就会逐渐减少,使子宫内膜脱落,阴道出现白色分泌物及少量出血,一般2-3日就会消失。
新生儿红斑
可能因为肠道吸收某种致敏原而引起的过敏反应,一般在生后2-3天出现。皮疹成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多形红斑,散布于头面部、躯干和四肢,没有不适一般1-2天内可消退。
马牙
在新生儿口腔的上腭中线附近会看到针头或米粒大小的灰白色小点,叫上皮珠,上皮珠是细胞脱落不完全所导致的,在宝宝牙齿牙龈边缘也会有白色小珠或灰白色硬块,看起来好像萌出的牙齿,俗称“板牙”或“马牙”。这个对宝宝没有不良影响,不必处理,会自然消失。
乳房肿大
由于受母亲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生乳素和催产素的影响,部分新生儿无论男女都可出现乳房肿胀的情况,有的还会分泌乳汁,一般过1—2周会逐渐消失。这时千万不要挤乳头,如挤压会造成乳房发炎,乳头红肿、化脓,重者可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
生理性抖动
多数新生宝宝在浅睡眠状态中当遇到声音、光亮、震动时常会出现出现四肢或身体无意识、短暂不协调的抖动,被称为新生儿睡眠惊跳,是种正常的生理表现。跟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家长们不必过于紧张。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葛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