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被尖锐物扎伤、刺伤,特别是进入夏季,很多人化身“拖鞋党”,一不小心就会遭殃。那究竟什么样的伤口要打破伤风呢?遇到这些紧急情况如何处理呢?
认识破伤风
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经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的环境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从而引起阵发性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泥土及铁锈中多见。它们不能侵入正常皮肤和黏膜,但是一旦发生开放性损伤,可通过伤口直接侵入人体发生感染,尤其是伤口窄而深、局部缺血或同时混有其他需氧菌感染等导致伤口缺氧。
感染破伤风需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组织开放性损伤,创口较深。
2.受到外界破伤风杆菌侵入。
3.创口内有失活组织或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4.一般创伤(如生锈的铁钉扎伤、木屑刺伤、深部刺伤等)时,破伤风杆菌可污染深部组织。如果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血块充塞,或填塞过紧、局部缺血等,就形成了一个适合该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如果同时存在需氧菌感染,后者将消耗伤口内残留的氧气,使破伤风更易于发生。
破伤风只有受外伤时才可能引起,其死亡率虽然较高,但发病率还是较低的。因此只要注意防范,遇到外伤时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治疗,感染是不需要过于恐慌的。
表现特点
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7-8天,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
在感染破伤风杆菌后表现为:
1.前期可出现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张口不便、局部肌肉发紧、烦躁不安等。
2.前期症状持续12-24小时后,可出现典型症状,最先受影响的是咀嚼肌,表现为张口困难、牙关紧闭。
3.病情进一步严重时可出现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背、腹肌同时收缩,躯干因而扭曲成弓,形成“角弓反张”或“侧弓反张”。
4.膈肌受影响后,发作时面唇青紫、通气困难,可出现呼吸暂停。
处理方法
目前对破伤风的认识是防重于治,一旦发生破伤风杆菌感染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减少刺激,破伤风病人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而发生肌肉痉挛、抽搐等情况,所以避免光、声等刺激;避免骚扰病人。
3.一旦发生肌肉痉挛,不可随意按压痉挛的肢体,防止骨折、舌咬伤等。
4.立即送医院。
何时需要专业帮助
1.受伤后,若伤口比较深,一定要去医院进行伤口清洗消毒并进行破伤风抗毒素的注射。
2.伤口如果受到灰尘或者动物粪便污染,或存在异物,及时到医院就诊。
3.一旦怀疑感染破伤风,一定要去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
温馨提示
1.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在受伤后应该认真仔细清洗伤口,并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当伤口比较深,或是被钉子、木头等尖锐物刺伤、扎伤后,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原则上是越早越好,通常推荐在外伤 24 小时内注射。但如果超过 24小时,如无感染症状出现,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也是有效果的。
3.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需要进行皮试,若过敏,可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4.一般表浅的创口或擦伤经过及时处理后,不需要打破伤风抗毒素进行预防。
5.一旦出现任何不适,都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寻求专业的救助。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高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