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人生活与饮食等方式的改变,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快速攀升,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一不小心摔倒或者剧烈咳嗽几声就骨折了,原因很大可能是骨质疏松。那么,什么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有哪些表现?临床中常用的测定骨质疏松方法有哪些?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接下来就一一给大家解答。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在介绍骨质疏松检测方法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骨密度。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骨密度的检测方法
1、单光子吸收测定法(SPA)
2、超声波骨密度测定
3、定量CT立体骨密度测定(QCT)
4、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骨密度测定(DXA)
其中,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骨密度测量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也是WHO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骨密度测量(DXA)可分别检测椎体、髋关节、桡骨和全身骨密度,目前应用较多的测量部位是腰椎L1-L4和髋部,对腰椎和股骨上端测定的骨密度指标具有精度高、准确性好、射线剂量低和图像清晰等优点。DXA法检测一个部位的放射剂量相当于一张胸片的1/30。
我院放射科每周一到周日全天均可检查,无需预约。
哪些人需要做骨密度检查(DXA)?
无论是否有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建议测量骨密度。
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如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缺乏体力活动、经常不在室外活动等。
1、有脆性骨折史和(或)脆性骨折家族史的成年人。
2、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低下的成年人。
3、X线摄片显示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
4、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
5、患有影响骨代谢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状旁腺亢进等)或服用可能影响骨矿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肝素等)者。
6、IOF骨质疏松症1分钟测试题回答结果阳性者。
7、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指数):[(体质量(Kg)-年龄(岁)]x0.2结果≤-1。
如何科学防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防治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从而延缓或阻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风险,将危害降至最低。
1、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适当的运动和充足日照
维生素D可以增加肠道对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保持肌力、改善身体稳定性、降低骨折风险有益,建议同时补充。中老年人可先咨询医生,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强度的运动类型和日照。不要过度防晒,建议直接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接受足够紫外线照射,但要注意避免强烈的阳光照射,防止皮肤受到灼伤。
2、改善生活方式
饮食要均衡,生活要健康。戒烟、限酒,避免吃过咸的食物,饮用过量浓茶、咖啡及碳酸饮料。日常家居采取防跌倒措施,避免骨折,如穿宽松合适的衣服、熟悉生活环境、在浴室墙壁上安装扶手杆、避免在湿滑不稳的路面行走等。减肥也要采用健康的方式,不要为了达到快速的美丽而损害自己身体的根本。
3、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如果你属于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那么你就需要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了解骨密度变化,一般建议每年检查1次,具体可遵循医嘱。
4、及早治疗骨质疏松
当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症时,就必须要尽早地并积极地配合治疗。越早治疗就越有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具体的治疗方案因人而异,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切记遵医嘱用药,以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5、积极治疗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疾病
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疾病有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甲亢、慢性肝炎等。在使用可能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治疗时(如糖皮质激素),应谨遵医嘱,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李姝琪 刘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