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俗称打呼噜,是吸气时因振动而产生的高亢噪音,呼气时不常见。它与软腭和咽部组织的振动有关,与上气道狭窄有关,任何使上气道出现狭窄、鼻部阻力增加或上气道肌肉张力降低的过程通常会加重打鼾。打鼾男性居多,但有相当多的女性也打鼾,一些研究表明年龄超过40岁人群中,高达60%的男性和40%的女性是习惯性打鼾者。严重鼾症被定义为打鼾占整晚时间>50%,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年龄或体重增长,有发展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
打鼾定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低通气和(或)呼吸中断,引起慢性间歇性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以及睡眠结构紊乱,进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我国多家医院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OSAHS的患病率为3.5%~4.8%。男女比例大约为(2~4):1,绝经期后女性的患病率明显升高,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增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因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年龄、性别、上气道解剖异常、遗传因素、长期大量饮酒、长期吸烟、镇静催眠或肌肉松弛类药物的使用,以及其他相关疾病。上气道解剖(咽腔)结构异常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鼻部疾患、咽部软组织肥大、软腭低垂肥厚、扁桃体增生肥大、腺样体增生、舌体肥厚、小下颌等。
主要临床表现
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及日间嗜睡、疲乏、记忆力下降等。目前认为,它是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2型糖尿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代谢综合征、胃食管反流、心理异常和情绪障碍等密切相关。儿童患有OSAHS可导致发育迟缓、智力降低。
诊断和评估
1、肥胖( BMI≥25 kg/m2 ) 者除测量颈围(男性>43.18cm,女性>40.64cm)外,建议补充测量胸围、腹围、臀围。
2、从鼻腔到下咽任何部位的相对狭窄都可能导致 OSA 的发生,需要对颌面、鼻腔、咽腔阻塞与狭窄程度进行评价。
3、多导睡眠监测(ploysomngraphy,PSG)是确诊及其严重程度分级的金标准,通过监测可确定疾病严重程度并分型,并与其他睡眠疾病相鉴别。
4、其他相关评估 常用主观量表有:Epworth 嗜睡量表、STOP-Bang量表、柏林问卷。
相关治疗
1、一般治疗:超重患者应鼓励其减重,肥胖患者根据不同病情,减重方法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戒烟、戒酒、慎用镇静催眠药物及其他可引起或加重 OSA 的药物;建议体位治疗,包括侧卧位睡眠、适当抬高床头;避免日间过度劳累,避免睡眠剥夺。
2、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该治疗是轻度、中度、重度呼吸暂停的治疗方式,是成人OSAHS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3、口腔矫治器治疗:一般用于单纯鼾症及轻中度的OSAHS患者,尤其有下颌后缩者,不能耐受CPAP,不能手术或手术效果不佳者也可作为CPAP治疗的补充或替代措施。
4、手术治疗: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成人 OSA 的术式,适合于阻塞平面在口咽部,黏膜组织肥厚致咽腔狭小,悬雍垂肥大或过长,软腭过低过长,扁桃体肥大或腭部狭窄为主者。不推荐瘢痕体质、未成年患者行该手术治疗,对于语音要求高的患者应谨慎行该手术。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孙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