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0371-63934118

医院地址:

郑州市经八路2号(医院本部)/  郑州市南阳路32号(北院区)

门诊电话:

63921550

急诊电话:

63910120  63914606

体检电话:

63974598  63928159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医院新闻 >
警惕“大肚子”下的肌少症

发布日期:2024-05-08 21:50:58

       近日,门诊接诊了一位85岁的王爷爷,诉乏力明显。考虑老爷子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我们赶紧给老爷子筛查了血压、血糖,发现老爷子慢性病管理得很好,并没有问题。但是,老爷子乏力症状却越来越明显,自诉原来可以爬三层楼,现在爬两层楼就气喘吁吁,累得不行。问题出在哪了呢?我们开始对张爷爷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发现张爷爷虽然看着“壮实”,但实际上却患有“肌少症”。这就是一类容易被忽视的“肌少症”,虽然看着胖,但是肌肉却明显流失,就是我们所说的“肌少症型肥胖”。
 
 
 
       那么,什么是肌少症型肥胖呢?
 
       所谓肌少症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SO)即肌少症和肥胖同时存在的状态。但需要强调的是,肌少症性肥胖并不是简单的肌少症和肥胖症的相加,重点需要看骨骼肌和体重的比重(Skeletal muscle and body weight ratio)和骨骼肌量(muscle mass)的情况。简单理解为体重指数(MBI)超标、骨骼肌质量指数(SMI)下降和体脂率增高。
 
       那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肌少症型肥胖呢,我们来教大家一些简单的可以自评的方法:
 
一、判断自己是不是“太胖”?
 
       在生活中,体重和腰围都是我们容易测量得到的数据,那么,您可以用下述我们推荐的计算方式,来判断自己是不是肥胖:
 
       1、计算自己的BMI指数:(BMI)是衡量健康体重的一项常用指标。具体计算方法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体质指数在18.5和24.0之间为成人健康体重,在24.0和28.0之间为成人超重,28及以上为成人肥胖,小于18.5为成人体重过低(消瘦)。如果计算后您的BMI指数大于28了,那肯定是肥胖了。
 
       2、测量腰围:亚洲人群参考范围:男性:≥90cm;亚洲女性:≥85cm,可以考虑为中心型肥胖。
 
二、判断自己是不是“肌肉少”?
 
       1、测量步速:当步速<1m/s时,步速下降。
 
       2、握力测量:男性<28KG,女性<18KG,为握力下降。
 
       3、30S椅子站立试验:将座椅靠墙,受试者坐于椅子上,背部挺直,脚平踩于地面,手臂和手腕交叉并抱于胸前。测试开始,可让受试者完成1-2次练习做预实验,然后发出指令让受试者开始测试并计时。正确的动作是完成完全的站立姿势然后坐下,臀部接触椅子坐位为准,嘱受试者30s内尽可能多的重复上述动作,记录有效次数。根据不同年龄,评估标准不一样,以60岁为例,如果低于12-14个,即说明您的下肢肌肉耐力下降了。
 
       如果您自测有这些问题,那么可以到老年三科,给您进行专业评估,来判断是否存在肌少症型肥胖?同时给予开具饮食与锻炼处方,帮助您摆脱疾病困扰。
 
       控制“肌少症型肥胖”,调整饮食及适当锻炼同样重要。
 
1、调整饮食:
 
       1.进行热量限制,500-1000Kcal/天,以6个月减重8-10%为目的,之后维持体重。
 
       2.补充蛋白质:每天补充蛋白质25-30g,减少肌肉质量和力量的损失。
 
       3.注意补充钙剂及补充维生素D。
 
 
 
2、适当锻炼:
 
       进行有氧锻炼及抗阻运动。每周150分钟中高强度有氧运动及3次60-75分钟抗阻训练很有必要。
 
 
 
       通过调整饮食及有效锻炼,相信您一定可以远离“大肚子下的肌少症”。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朱丽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