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疾控局官网定期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自2023年3月以来,百日咳的发病数开始上升,在今年2月份,发病数为17105,是2023年2月份的近32倍。近年来全球百日咳的发病率呈升高的趋势被专家称为“百日咳再现”。百日咳并非普通咳嗽,除了咳嗽病程长之外,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需要警惕。
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又称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属于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也曾是全球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百日咳,人群普遍易感,成人感染后症状常不典型,容易漏诊,在此期间也更容易将疾病传染给家庭内成员。
当存在长期咳嗽时,应尽早就医,一旦确诊,应实行呼吸道隔离至少到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5天。婴幼儿到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月龄时,应按时接种,尽早获得疫苗保护。
1、传染源
百日咳患者、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对婴幼儿来说,感染百日咳鲍特菌的父母或同胞是其最主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患者咳嗽、打喷嚏等将细菌播散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带菌的飞沫而被感染。此外,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但婴幼儿更为敏感。无论接种百日咳疫苗还是自然感染百日咳,均不能产生终生免疫。
4、临床表现
以发作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伴高音调鸡鸣样哮吼声为特征。病程时间可持续2-3个月。并发症往往是百日咳危及患儿生命的原因,包括支气管肺炎、继发其他病原菌感染、肺不张、百日咳脑病等。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预防?
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病和重症病例发生风险。
1、婴幼儿规范接种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儿童应在3、4、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含百日咳成分疫苗。适龄儿童应及时、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未接种儿童应尽快补种。
2、及时诊断和隔离
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青少年,咳嗽持续2周以上、伴有痉挛、程度剧烈,尤其是咳得整夜睡不着觉、眼睛充血,或身边有类似病例后自己突发咳嗽,应尽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做好个人防护,阻断疾病传播。
3、易感人群做好日常防护
小孩、年老体弱者、孕妇等易感人群在百日咳流行季,尽量不要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在公共场所注意戴好口罩,避免跟咳嗽患者接触,室内经常开窗通风,同时保证勤洗手、适当锻炼,以提高自身抵抗力。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韩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