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可能发生尿路感染,但是尿路感染好像尤其偏爱糖尿病患者,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2-3倍。每次出门都要先找厕所,刚上完厕所又想去,有时还会急得尿裤子,小便时火辣辣的疼,尿频、尿急、尿痛,这都是尿路感染的典型症状。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是什么?
糖尿病,顾名思义,尿液中糖分含量过高,细菌在高浓度的葡萄糖中极易生长繁殖,尿糖升高容易滋生有害细菌,导致尿路菌群失调,出现尿路感染症状。某些降糖药物通过促进尿糖排出来降低血糖,导致尿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容易滋生细菌。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机体抵抗力下降,各种感染都容易找上门来。
男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导致尿路梗阻,排尿不畅,淋漓不尽,也易导致细菌滋生。由于女性泌尿系解剖生理特点,尤其是更年期及更年期以后的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自主神经病变,出现神经源性膀胱,膀胱逼尿肌或尿道括约肌发生功能障碍,或两者功能不协调,从而引起排尿功能障碍,导致尿液潴留,引起细菌滋生。
如何诊断
依据患者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清洁中段尿标本培养的病原学检查是诊断尿路感染的金标准。临床表现多为尿频、尿急、尿痛及下腹部疼痛;尿液常浑浊,并有异味;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严重的会出现全身感染症状。实验室检查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泌尿系超声筛查是否存在尿路结构异常,前列腺增生情况,膀胱残余尿量等。
预防与治疗
在控制饮食和规律运动的基础上,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应用降糖药物控制好血糖不仅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也能帮助尿液中葡萄糖降至正常范围,自然就减少了尿路感染的发生。
避免使用能增加尿糖排出的药物。如果糖尿病患者反复发生尿路感染,就要看看自己服用的降糖药物中有没有促进尿糖排出的药物,可以暂时停用这类药物,有助于尿路感染的消除。
注意多饮水,稀释尿液。每日饮水3000-4000毫升可以有效稀释尿液,同时也稀释了尿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并能起到冲洗尿路中细菌的作用,促进细菌及炎性分泌物的排出,是最便捷、最简单的预防尿路感染的方法。
可通过尿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积极治疗引起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疾病,例如男性病人积极治疗前列腺增生,绝经期女性适当补充雌激素。
注意个人卫生也能有效预防尿路感染,清水清洗外阴部,内衣和其他衣物分开洗涤,内衣要放在阳光下晾晒等。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