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小红:“医生,我现在怀孕12周,今天抽血检查发现转氨酶高,我该怎么做才能使转氨酶降到正常呢?” 一部分孕妈产检时会发现肝功能异常,但是大家对于它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今天就和准妈妈们聊一聊妊娠期肝功能异常的相关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小知识
一、肝细胞损伤的标志物: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
在1.5倍正常上限范围内的AST或ALT升高并不一定提示有肝病。如果出现AST或ALT升高,特别是在无症状的孕妇中,需要排除病毒性肝炎、急性毒性损伤(如药物性肝损伤)、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妊娠期特有的肝损伤,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ICP)、子痫前期、HELLP综合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等,如果并发了严重的并发症,将会影响母婴健康。鉴于患者妊娠状态,很多有创检查不能进行,所以有一部分患者很难明确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二、引起妊娠期肝功能异常主要有以下几点
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仍是我国HBV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HBV感染的孕妇应该进行母婴阻断以预防围产期HBV的传播,建议HBV DNA升高的女性在妊娠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具体抗病毒指征和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妊娠剧吐(HG)
妊娠剧吐多发生在妊娠早期,其中部分患者肝脏受累。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体质量下降及脱水,实验室检查可见肝转氨酶升高,可伴胆红素升高。
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ICP)
ICP常发生在妊娠中晚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其他症状包括黄疸、厌食、乏力和上腹痛等。ICP最特异性的生化指标是血清总胆酸水平升高,大多数ICP孕妇AST和ALT有轻度升高。
4、子痫前期(PE)
子痫前期(PE)是妊娠期高血压发展到比较严重程度的一种疾病,是指孕妇在怀孕前血压正常,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明显升高(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 mmHg),伴有蛋白尿或母体器官功能不全等表现,如肝功能、肾功能异常。
5、HELLP综合征
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是以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上腹痛是比较典型的症状,其他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头痛等,如不及时就诊将严重威胁围生期母婴安全。
6、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疾病,多发生于妊娠晚期,以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严重危及母体及围产儿生命。
7、妊娠期常见的药物性肝损伤
(1)抗生素导致的肝损伤。
(2)镇静、安眠药导致的肝损伤。
(3)甲亢药物导致的肝损伤。
(4)激素类药物所致的肝损伤。
(5)抗凝血药物导致的肝损伤。
(6)传统中药、保健品、膳食添加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
妊娠期的妇女一旦诊断为妊娠期药物性肝损伤,立即停止使用有潜在肝脏损伤的药物并对症治疗。
小贴士
妊娠合并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保证母婴安全。妊娠期女性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有利于异常情况的早发现并及时治疗,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张玉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