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身材发育。“矮身材”这个词,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提起。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矮身材”。
矮身材通俗的理解就是孩子不长个,但是在医学上诊断矮小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如果一个孩子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简单来说,就是同性别同一个月出生的100个孩子,从小到大排列,前3个孩子就是矮小),每年生长速度低于4—5cm者。因此,如果自己的孩子明显低于正常同性别、同年龄儿童或一年生长速度低于4—5cm时,即要考虑孩子有生长障碍,称之为生长迟缓(矮小)。
其次,家长们要注意:身高最大的特点是有时间限制的!当孩子的青春期结束,骨骺线闭合,孩子就没有长高空间了,再高超的医生也没有办法。
我们家长普遍存在两个误区,让孩子白白错过了身高干预的黄金期,导致很多的悲剧。
第一个误区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身高是天生的,过分相信遗传的作用。
这种想法大错特错!现在科学证明遗传只占身高因素的60%-70%,后天的生长环境能占到30%-40%。但是,身高比较高的父母不要掉以轻心,身高比较矮的父母也不要丧失信心。把后天环境做好,也能让孩子的身高潜能得到发挥。
试想为什么现在孩子的身高普遍比上一代人高,就是因为后天生长环境发生了变化;为什么日本和韩国的平均身高追上甚至超过了我们,也是因为他们孩子的营养等各方面后天环境变好了。篮球明星林书豪,他的爸爸妈妈身高都不到1.7米,他自己的身高达到了1.91米。
第二个误区
家长会认为孩子个子矮是因为长的晚,到了青春期就能赶上来。
这个误区更可怕,孩子的身高增长是遵循一定客观规律的,长城不是一天垒完的,孩子的身高也不是一天就长成的。
孩子身体在发育完之前,每一天都是黄金期!早一天注意孩子的身高,早一天进行身高管理,花费的代价越小,效果越好。反之,花费的代价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差。一旦等到青春期结束,骨骺线闭合,你就是花再大的代价,也无法换来身高的增长。
那么,孩子身材矮小到底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该怎么避免呢?矮身材的常见原因如下:
1、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导致身高不能正常生长(即通常所指的侏儒症),如果不进行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最终身高只能达到130厘米左右。
2、家族性矮身材。
3、生长激素不敏感或抵抗综合征,多由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突变所致,多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Turner综合征),应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鉴别。
5、约1/3宫内生长迟缓儿成年后身材矮小。
6、骨骼发育障碍:各种骨、软骨发育不全等,均有特殊的面容和体态。
7、其他内分泌代谢病引起的生长落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性早熟、皮质醇增多症、粘多糖病、糖原累积病、肾小管酸中毒等各有其临床表现,易于鉴别。某些慢性疾病及营养不良等。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儿童矮身材不再是无药可治的疾病。关键是明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
因此,家长如果发现自己孩子的身高特别矮,一不要盲目相信广告宣传随便给孩子服用增高药物,二不要盲目地认为孩子只是晚长,贻误治疗时机。正确做法是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儿科、内分泌科就诊,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陈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