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吸入以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药物是预防哮喘急性发作的根本途径,具体该怎样做呢?我们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虽然目前哮喘尚不能根治,但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大多数哮喘患者达到良好或完全的临床控制减少复发乃至不发作。哮喘经过规范化持续的治疗一般可以达到以下目标:预防未来发作的风险,即在使用最小有效剂量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或不用药物能使患者活动不受限制,并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
慢性持续期需用控制类药物,即需要每天使用并长时间维持应用的药物,主要通过其抗炎作用使哮喘患者维持在临床控制状态,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最有效安全的控制类药物)、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CS/LABA)、全身性激素、白三烯调节剂(LTRA)、缓释茶碱、抗IgE单克隆抗体。
1、重视哮喘慢性持续期的规范治疗
首先,一定要遵医嘱规律用药,不可自行减量,更不可随意停药,家中备足自己常用的控制药物,尽量保证家里有1~2周的剩余药量,一旦发现药物即将用完,一定要提前购药。其次,保证正确使用吸入药物,吸入药物有“三多一不同”特点:剂型多、装置多、用药步骤多、因装置不同而操作不同。使用时容易存在很多错误,需要一一指导和反复练习,如果操作不规范,即便天天用药也达不到应有的疗效。如果疗效不好,应及时查找原因,以判断是因为手口不协调还是吸气速度不够等吸入方法不当所致,也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药物。
2、远离诱发因素
引起哮喘急性发作的常见过敏原:花粉、尘螨、动物皮屑、霉菌等。另外,一些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烟雾、冷空气等,也可能诱发哮喘。某些生活习惯,如猫狗等宠物、家庭环境中的湿气、吸烟、饮酒等,也可能增加哮喘的风险。
3、家中一定要常备哮喘急救药物(如上所述药物),一旦哮喘发作,可尽早自行使用急救药物。
4、病情的自我监测及管理
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可显著降低哮喘死亡率,减少 1/3~2/3 哮喘相关的住院率、急诊就诊率、务工、夜间憋醒的症状。自我管理内容包括正确使用峰流速仪、准确记录哮喘日记、定期门诊。PEF(呼气峰流速)是用力呼气时,气流通过气道的最快速率,主要反映大气道阻塞程度。它比临床症状更为敏感和客观地反映哮喘患者的气道阻塞程度及病情变化。推荐患者起始治疗期间每日早晚做1次PEF测定,获得个人PEF最佳值,并书写以PEF记录表为主、附加症状和用药情况的哮喘日记。
尽管哮喘目前还不能根治,但是长期规范的治疗和自我管理可以让大多数患者达到良好或完全的临床控制。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邢玲 李桃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