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治疗是目前临床救治患者、实施治疗方案应用最广泛的一项护理技术。常见的输液方式包括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等。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治疗需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输液方式。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
什么是外周静脉留置针?
外周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的。作为头皮钢针的换代产品,它由针芯、软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
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静脉留置针套管柔软、韧性大、不易损伤血管壁而引起外渗。使您在输液时感觉舒适,可适当活动或翻身。
静脉留置针对血管刺伤小,有效地保护血管,拔管后经短暂修复即可重复使用,减少对血管的破坏。
静脉留置针减少了患者血管穿刺次数,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了静脉血栓的形成。
套管针在血管内保留时间较长,对于手术、危重、抢救等病人可随时做到静脉输液,保证治疗。
我的血管看起来还可以,也需要留置针吗?
因为反复穿刺对血管的伤害是很难恢复的,是不可逆的损伤,所以应该尽量使用留置针减少穿刺次数来保护血管。
输液结束后,为什么有时会有“血液”流到延长管内?
当输液结束后,护士会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里的药物,给予正压来确保导管里没有血液。在正常的引力下,封管后可能还会有少许血液进入导管内,不用紧张。但如果导管内有大量的血液,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留置针使用期间注意事项
留置针穿刺侧肢体可适当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用力过度、提重物等。不输液时,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穿脱衣服时,应避免将导管勾出,优先穿(脱)穿刺手臂,有留置针脱出时,请立刻压迫穿刺点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前来处理。
尽量保持穿刺点及敷贴周围清洁干燥,不要湿水。
穿刺部位如有红、肿、热、痛等感觉或全身不适时及时告知护理人员。
拔针后,要沿静脉走向按压穿刺点3-5分钟,直至不出血。应保持穿刺点24小时密闭,24小时后如果没有红肿、渗血,就可以洗澡啦。
另外,静脉输液期间千万不能自行调整滴速,如果输液过程中如有不舒适或穿刺部位发红、肿胀、疼痛等,请您及时告知护士,会给予及时处理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汪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