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0371-63934118

医院地址:

郑州市经八路2号(医院本部)/  郑州市南阳路32号(北院区)

门诊电话:

63921550

急诊电话:

63910120  63914606

体检电话:

63974598  63928159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医院新闻 >
您真的认识脑梗死吗?

发布日期:2024-01-17 10:30:46

       提到脑梗死,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这是个常见病,估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自己周围有人患这个病。到底什么是脑梗死,怎么识别,如何应对呢?
 
       脑梗死,又叫做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血管狭窄或者闭塞,由这些血管供养的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根据血管狭窄或者闭塞的原因,可以将脑梗死分为5种类型:
 
       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2、心源性栓塞型
 
       3、小动脉闭塞型
 
       4、其他明确原因型
 
       5、不明原因型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我们对脑梗死的一些印象,诸如“脑梗死多见于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烟酒容易引起脑梗死”,主要对应的就是这一型的脑梗死。但是对于其他几种类型的脑梗死,这些说法不一定成立。比如,一些青少年的脑梗死,甚至婴幼儿的脑梗死,就很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决定于受损脑组织的部位和大小。因为人脑的不同区域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分别管运动、感觉、语言、协调平衡、精神行为等,不同的区域受损就会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甚至可以说人脑承担多少功能,脑梗死就可能出现多少临床表现。
 
       常用的一些快速识别法,比如120快速识别法,BEFAST快速识别法,提供了最常见的症状表现,能够概括多数情况。
 
       实际上,脑梗死的症状要比这些更多。比如眩晕、视物双影、吞咽困难、行走站立不稳、舞蹈样动作、甚至意识障碍、昏迷等。
 
       简单来说就是:在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内快速出现的各种神经功能障碍都要怀疑脑梗死。
 
如何正确应对?
 
       平时工作中经常能遇到一些患者,突然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然后自行在家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之后再来医院,这种做法是存在一些风险的。因为急性出现的神经功能障碍,有可能是脑梗死(70%-80%),也可能是脑出血(20%-30%)。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助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但可能加重出血性脑卒中,所以在未排除脑出血的时候,还是尽量不要盲目用药。
 
 
 
       脑梗死有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并不是突然整块脑组织就全部坏死了。就像一块农田,因为干旱导致庄稼苗在一段时间内旱死的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尽早灌溉这块农田,那些没有死亡的禾苗就可以获得救治。脑血管发生堵塞时,道理相同,如果我们能够采取措施尽早开通血管,那些缺血缺氧但还未坏死的脑组织就可以得到救治,这就是再灌注治疗,包括静脉溶栓、机械取栓,这个过程一定要争分夺秒的进行。
 
       静脉溶栓一般在发病4.5小时以内进行;机械取栓一般在发病6小时以内,部分经过影像评估的患者可以扩展到24小时以内进行。当然,对于发病超过24小时的机械取栓,临床实践过程中也发现部分患者可以获益,但是目前还没有获得强力的证据。
 
       最有效的应对:尽快到医院,行头部CT排除脑出血,如果条件符合,尽早进行静脉溶栓或者机械取栓。
 
       一例左侧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给予机械取栓并球囊扩张后血管成功再通,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楚广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