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泛指消化道粘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酸或胃蛋白酶消化造成的溃疡。主要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据统计,全球约10%的个体一生中曾患过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但十二指肠溃疡常见于青壮年,而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人。
胃溃疡为什么会发生呢?
1、HP感染
大量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原因。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感染率超过90%,而80%~90%的胃溃疡患者也存在Hp感染。HP通过其黏附因子和粘膜表面的黏附因子受体结合并定植,凭借其毒力因子的作用,诱发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损害粘膜的防御修复机制,通过增加胃泌素分泌形成高胃酸环境,增加侵袭因素,从而导致溃疡的发生。
2、非甾体类消炎药
一些药物对消化道粘膜具有损伤作用,其中以非甾体类消炎药为代表。损伤的机制包括局部直接作用和系统作用。一方面药物本身具有弱酸性化学物质,溶解后释放氢离子破坏胃粘膜屏障,另一方面通过抑制胃粘膜保护因子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胃粘膜的防御机制减弱,从而导致溃疡的发生。
3、胃酸和胃蛋白酶
消化性溃疡被定义为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壁的自身消化而引起。胃蛋白酶原由胃粘膜主细胞分泌,经胃酸激活后转变为胃蛋白酶而降解蛋白质分子,对胃粘膜有侵袭作用。研究也证实,无酸的情况下罕见溃疡发生,应用抑酸药物会促进溃疡愈合。
4、其他
如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环境和生活饮食、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均可能造成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胃溃疡有什么症状?
1、典型症状: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
2、其他:如嗳气、翻身、胸骨后烧灼感、上腹部饱胀感、恶心、呕吐等单独或伴随疼痛出现。
3、并发症:有些患者发病时可能不是典型表现,而是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比如出血、穿孔、幽门梗阻或者癌变。
我们该怎么治疗呢?
1、一般治疗:规律生活、劳逸结合;进餐定时,避免刺激;戒除烟酒,停用药物。
2、药物治疗:根除HP;抑酸药、胃粘膜保护剂及其他药物的应用。
随着消化性溃疡机制的澄清和治疗药物的发展,消化性溃疡已经成为可以治愈的疾病。但是日常生活中也不能忽视该疾病,一旦出现并发症,也有可能危及生命。如果遇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避免贻误病情。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许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