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一听医生建议做腰椎穿刺,内心一百个拒绝,且大多数人认为腰椎穿刺是抽骨髓,做了腰穿后会落下腰痛的毛病,甚至会面临瘫痪的可能等。其实这些都是误解,腰穿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感染的患者来说,是一个很常见的检查。今天医生来和大家聊聊腰椎穿刺相关的护理知识。
什么是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是将腰椎穿刺针通过腰椎间隙刺入蛛网膜下腔进行抽取和注射的一种临床诊疗技术。临床上常用于释放脑脊液治疗颅内高压病人、脑脊液化验检查等。也可用于腰穿置管,对病人起到直接治疗的作用。
腰椎穿刺的目的是什么
1、测定颅内压。
2、脑脊液动力学检查,细胞学、生化、细菌学、病理学检查。
3、引流炎性或血性脑脊液,减轻血液对脑膜、脑室的刺激,以减少感染、粘连的可能性。
4、鞘内注射药物,以治疗颅内炎症或进行化疗。
5、治疗高颅压,以缓解高颅压症状。
6、了解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病人有无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出血的转归。
7、术后高热时,判断有无颅内感染、出血。
腰椎穿刺的部位在哪里
穿刺部位成人一般选择第3、4腰椎间隙为穿刺点,即两侧髂后上棘连线中点处。
腰椎穿刺需要病人怎样配合
1、清洁皮肤,更换干净衣物。
2、穿刺前排空大小便。
3、术前摆好体位,去枕侧卧,双手抱膝,双膝向胸部屈曲,头向前屈,抱成球形,腰背尽量向后弓起,使椎间隙增宽,更有利穿刺。
4、术中注意配合,制动,避免移动,防针头折出,如有心慌,胸闷、气急、头晕、恶心等症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腰椎穿刺术后护理要点
1、腰穿后按压穿刺点至少15分钟,去枕平卧位6小时,使头部和躯体保持同一水平,卧床期间不可抬高头部,四肢不需要限制活动。一切生理需要均可在该体位下进行。清醒患者如24小时无不适症状后可以进行下床活动。
2、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恶心、眩晕等症状。头痛考虑可能为穿刺后脑脊液外漏引起的低颅压导致,排除其他诊断并确定与脑脊液渗漏有关的头痛,必要时可适当延长平卧时间,进行生理盐水补液。
3、注意观察患者伤口疼痛时间,一般为1-2天。术后腰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一般会逐渐缓解。若患者症状明显,可采取向前弯腰体位使神经根后方的间隙变化,从而使刺激减轻,疼痛缓解。必要时可考虑局部理疗。
4、保持腰椎穿刺处纱布敷料干燥、整洁,观察有无渗血、渗液,不要沾水或撕掉敷料,24小时内不可沐浴,避免潮湿或松脱,若有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5、腰椎穿刺术是一项创伤性操作,患者的心理波动情况较大,主要表现为亢奋、哭闹、不听劝告,检查不配合,给操作者造成困难,也增加术后不良反应,我们应采取诱导、鼓励等方法,使其顺利完成配合操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6、密切观察有无出血、血肿、脑疝等并发症的发生:腰穿有可能造成穿刺部位的出血,血小板降低的患者腰穿后可能出现血肿,建议输注血小板,如并发脊髓水肿,可予地塞米松。脑疝是腰椎穿刺最严重的并发症。当患者颅内压明显增高,可考虑在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点后进行腰椎穿刺术,有发生脑疝明显倾向时,应暂缓腰椎穿刺。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汤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