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0371-63934118

医院地址:

郑州市经八路2号(医院本部)/  郑州市南阳路32号(北院区)

门诊电话:

63921550

急诊电话:

63910120  63914606

体检电话:

63974598  63928159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医院新闻 >
颈动脉狭窄怎么处理?何时需放支架?

发布日期:2023-11-22 18:22:09

       前不久有个朋友来电话,他父亲体检时发现颈动脉重度狭窄,有高血压病史,但没有脑缺血症状,问我是否需要放支架。很多朋友和患者都问过这个问题,所以现在为大家带来更全面的解释,希望能帮到您。

什么是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是各种原因导致的颈动脉管腔变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约占90%以上。其他原因包括慢性动脉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颈动脉夹层、放射性颈动脉狭窄等。
 
 

颈动狭窄的危害
 
       颈动脉狭窄如果程度轻,斑块稳定可能无症状;如果狭窄较重,或者斑块不稳定,可能引起急性脑梗死,具体来说可能导致肢体瘫痪、不能言语、嘴歪眼斜、吞咽困难甚至昏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
 
常用检测方法
 
       颈动脉狭窄可以通过颈动脉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管造影 (DSA) 等检查评估,脑血管造影为金标准,但为有创操作。
 
颈动脉狭窄测量
 
       有多种测量方法,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基于脑血管造影检查,采用NASCET(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试验)法:狭窄度=(1-B/A)×100%。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既往6个月内有同侧非致残性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肢体无力、言语障碍、嘴歪眼斜等)或眼缺血(黑朦)症状。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
 
       目前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方法有①血管内介入治疗,即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②外科治疗,即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③药物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血管内介入治疗
 
       (1)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99%的患者,可考虑行CEA或CAS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2)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50%~69%的患者,同样可考虑行CEA或CAS治疗(Ⅰ级推荐,B级证据)。
 
       (3)对于大范围脑梗死患者实施血管内干预时,可在2周后实行CEA或CAS治疗。对于TIA、小卒中、非致残性卒中,2周内行手术或血管内处理对预防卒中再发更有利(Ⅱ级推荐,B级证据)。
 
       (4)对非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在充分评估患者手术的风险与获益比的情况下,且在围手术期致残或致死率能够控制在3%以下时,可以考虑行CAS或CEA治疗(Ⅱ级推荐,C级证据)。
 
       (5)行CAS治疗的患者,术前应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术后两者联用至少3个月(Ⅱ级推荐,C级证据)。
 
       (6)其他二级预防方法参见《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
 
       (7)CAS应由能将围手术期致残或致死率控制在6%以下的手术者或机构实施(Ⅱ级推荐,B级证据)。
 
       (以上推荐I级推荐为最高推荐,A级证据为最有力证据。)
 
       简单来说就是:(1)症状性狭窄≥50%(2)非症状性狭窄≥70%(基于无创检查70%,基于DSA 60%),可以考虑放支架。当然对于无症状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是否一定要放支架,也存在争议,上述表1中第(4)条推荐等级不算高,也有人认为可以药物保守治疗,定期复查。
 
       注意:
 
       需要强调的是放完支架并非治疗结束了,只是下一阶段治疗的开始,支架后仍需坚持药物治疗(参见下文),否则可能发生再狭窄。
 
 
 
 
       57岁男性患者,1月前发生脑梗死,颈动脉重度狭窄(>70%),两者存在因果关系,我们给他做了颈动脉支架,术后状态佳。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CEA适应症与颈动脉支架基本一致,如果需要手术,对于大多数患者,两种方法都可以选择;少数特殊情况CEA优于CAS,另一些少数情况CAS优于CEA。
 
       药物治疗
       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控制血脂(他汀类等药物)、控制血压、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等,以及戒烟戒酒、控制体重、规律运动等。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楚广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