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心外科首次应用Y-incision技术成功为一位33岁的女性小瓣环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手术顺利并安全返回监护室。
患者10月初出现间断性心前区疼痛,伴背部疼痛,经外院治疗后无明显改善,后转入我院继续治疗,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并主动脉瓣狭窄(重度)”,诊断为“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合并重度狭窄 心功能II级”。该患者身高162cm,体重76kg,体表面积1.94㎡,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小尺寸瓣环,病情复杂,常规置换易导致术后PPM,心外科主任王宏山团队决定运用“Y-incision”技术对她进行手术治疗。
结合术前彩超检查结果及手术过程中探查发现,该患者主动脉瓣呈二瓣化,瓣叶增厚钙化致瓣叶开口明显受限,予切除病变瓣膜,瓣环水平勉强通过15#流出道探子。鉴于该患者主动脉瓣瓣环均较小,为避免术后PPM(结合患者体表面积及瓣膜有效开口面积判断),遂决定予以“Y-incision”技术行主动脉根部扩大。将主动脉斜形切口延伸至左无交界,继续向下剪开至主动脉瓣环水平,沿主动脉瓣环向左剪开至左冠窦最低点,向右至无冠窦最低点,后取“矩形”牛心包补片,将“矩形”补片底部吻合至切开的主动脉瓣环,将主动脉瓣环直径扩大至20mm,替换20#主动脉瓣机械瓣(环上瓣),术中食道超声测主动脉瓣流速2.5m/s(如下图示)。
“Y-incision”技术是近两年新兴的一种主动脉根部扩大技术,其主要发明者为密西根医学中心心脏外科的Yang Bo教授。对于主动脉瓣环较小的AVR患者(16-17mm),“Y-incision”常可将狭小的主动脉瓣环扩大4-5个型号(25-27mm)。“Y-incision”的技术要点主要在于主动脉根部切口及根部补片缝合,将主动脉斜形切口延伸至左无交界,切开左无交界至主动脉瓣环水平,沿主动脉瓣环向左剪开主动脉根部至左冠窦最低点,向右至无冠窦最低点,而后测量切开的主动脉瓣环长度,取底边与切口同宽的“矩形”补片,将矩形底边吻合于切开的主动脉瓣环处,左右两边分别与左右两侧主动脉连续吻合,扩大区域包括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窦部及窦管交界等范围。
小瓣环扩大在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手术中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技术,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瓣膜病变合并小尺寸瓣环的患者,有效避免了人工瓣膜-患者不匹配(prosthesis-patient mismatch,PPM)问题。我院开展“Y-incision”主动脉根部扩大技术,为狭小主动脉瓣环患者提供更多的解决策略。因“Y-incision”技术保留了二尖瓣-主动脉幕帘结构,对二尖瓣的保护有较大帮助,从而改善患者的长远预后。
(供稿/心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