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宝宝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结束后可出院回家,但早产儿不同于足月儿的护理,对早产儿父母居家护理的要求更多、更高。因为有些早产儿出院时医疗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生后第一年的再入院率和死亡率均较足月儿高,故出院后早产儿仍然是需要特殊关注的人群。早产儿出院后获得适宜的家庭照护有赖于家长(主要是早产儿父母及家庭中参与早产儿照护的其他成员)掌握相应的照护知识和实践技能。出院后的早产儿需要早产儿家长能进行喂养、生活照护、疾病相关照护及安全照护,是保证早产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下面是早产儿家长接早产儿回家前需要掌握的护理技能。
环境卫生与安全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温湿度适宜,避免人员聚集;手卫生时机及方法,减少感染风险的措施;保证安全睡眠,预防婴儿猝死综合征的体位及睡眠环境;汽车安全座椅的使用;寻求早产儿医疗帮助的途径并确认其可及性。
日常观察与护理
早产儿视听觉发育的观察方法,学习认识正常的呼吸、肤色、肤温、吃奶状况、腹部情况、肢体活动、反应性、排尿及排便状况;袋鼠式护理、洗浴、保暖及抚触方法;头型矫正及维护、保护髋关节正常发育的包裹方法。
喂养
掌握早产儿出院后的喂养方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妈妈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对需要使用母乳强化剂的早产儿,早产儿父母需要掌握母乳强化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不需要母乳强化剂的早产儿,直接哺喂母乳;对于配方奶喂养的早产儿,家长应熟悉出院后使用的配方奶种类,并学会配方奶冲调方法;会识别早产儿饥饿信号,每天可逐渐增加奶量及观察喂养耐受性;喂养前后的常规护理、喂奶和挤奶用具的使用和消毒方法;识别喂养相关异常情况,如呕吐、腹胀、大便性状异常等。
体格生长监测
关注体重、身长、头围,定期对早产儿进行儿童保健,确保早产儿宝宝回家后的健康发育。
院外用药
很多早产儿宝宝出院时会有口服药物治疗,掌握用药剂量及方法,药物存储的要求,喂药时间及喂药后的护理,避免引起呛咳窒息。
异常情况的识别、就诊及明显危及生命事件的处理
常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呕吐、呛奶及异物吸入造成的窒息,咳嗽、呼吸异常、呼吸暂停,体温异常(发热或体温过低),腹胀、排便异常,脐部异常、皮肤异常、惊厥等。
亲子关系的促进
照护早产儿时维持稳定的情绪,多进行抚触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及亲子亲密关系的建立。
出院后随访
了解个体化门诊随访计划的目的、意义及流程、方法,再次带早产儿来医院随访时需携带出院诊断书等。
早产宝宝回家后,其成长发育需要早产儿家长更多的呵护和精心照护,一起助力早产儿健康成长!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郑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