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一些表现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特别处理,爸爸妈妈们也不用过于担心。我们总结了几种常见的情况以及护理办法,一起来看看吧。
生理性黄疸
护理:让新生儿勤吸吮母乳,加强喂养;保持大便通畅、适当晒太阳;住院期间每日测量孩子的黄疸指数。
就医提示:出现过早(24h内)且发展迅速;出生后2-3周仍不消退。
生理性体重下降
时间:初生数日内,由于摄入不足,排出胎粪和水分的蒸发,体重可出现暂时性下降。正常范围:不超过10%。
护理:按需哺乳即可。
假月经、白带
女婴出生后1周内,阴道可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排出,持续1~2天而自行停止。与胎盘分泌的雌孕激素影响有关。
护理:不用处理,不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
新生儿红斑
胎儿从母体娩出后,从羊水的浸泡中来到干燥的环境,受到空气、衣物、等外界的刺激,皮肤便会出现玫瑰红色样丘疹,即为新生儿红斑。这是新生婴儿适应环境变迁的一种生理反应,多在一周内自然消退,无须处理。
护理:避免刺激;检查包被是否过多;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新生儿脱皮
新生宝宝在出生1-4周内皮肤显得干燥,全身皮肤有白色薄皮脱落,医学上称生理性脱屑。
原因:由于新生儿皮肤最上层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全,容易脱落。此外,新生儿连接表皮和真皮的基底膜并不发达,使表皮和真皮连接不紧密,造成表皮脱落。
护理:无须特殊处理。
脐带
通常结扎后数小时内可能有渗血或出血。应每日检查,保持干燥。
护理:可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一般15天左右自行脱落,如分泌物有臭味或脐部周围发红应及时就诊。
粟粒疹
新生儿出生后3周内,鼻尖、鼻翼及面颊部可见密密麻麻黄白色针尖样小点。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皮脂腺堆积所致。
护理:一般自行消退,无须处理。
惊跳反射
新生儿常在入睡之后局部的肌肉会有抽动的现象,尤其手指或脚趾会轻轻的颤动,或是受到刺激如强光、声音、或震动等,会表现出双手向上张开,很快又收回,有时还伴随啼哭的“惊跳。这是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所致。
护理:无须特殊处理。
打喷嚏
新生儿鼻腔内血管丰富、鼻粘膜敏感,周围温度变化、室内空气污浊、粉尘,都会导致宝宝不适。打喷嚏是机体遇到不适时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但如有流鼻涕或鼻塞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护理:无须特殊处理。
吐奶、溢奶、打嗝
原因:新生儿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贲门关闭差,幽门关闭紧,进食过急或惊哭之后进食或吃奶时吸入空气都会导致这些现象。
护理:避免受凉;啼哭时不宜进食;吸吮时避免吞食过快;检查奶嘴;保持正确的喂养姿势。
了解了新生婴儿的这些常见现象,我们新手爸爸妈妈们是不是更能自如应对一些简单的小问题呢?最后,祝愿我们所有母婴:健康永相伴,幸福恒久远!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王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