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吃蟹时,眼下正值螃蟹大量上市的季节。螃蟹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螃蟹的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此外,螃蟹还富含维生素B12、维生素D、磷、钾等多种营养物质,以及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欧米伽-3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但是,螃蟹也是一种非常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材。因为螃蟹容易感染细菌和寄生虫,没有煮熟或保存不当,就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常见的螃蟹中毒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什么样的人群吃螃蟹要注意呢?
1、孕妇最好不要吃螃蟹。因为螃蟹属于寒性的食物,进食了以后可能引起子宫收缩,或者滑胎。因此,在怀孕以后,特别是在早孕期,最好不要吃螃蟹。
2、痛风患者不能吃螃蟹。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因此在平常的饮食过程中就要避免进食高嘌呤的食物,其中就包括蟹。因此痛风患者是不能吃大闸蟹的。
3、过敏者忌服螃蟹。螃蟹为名副其实的“发物”,食之易诱发过敏反应。若不慎服用,可能在10分钟~3小时内出现症状,如脸颊泛红,胸部以及全身皮肤潮红和眼结膜充血,还有头痛、头晕、胸闷、全身乏力和烦躁等,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就医。
4、高血压、高血糖患者,可少量食用螃蟹。但是需要注意,螃蟹中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应该控制摄入量,避免加重病情。螃蟹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摄入量,避免影响血糖水平。螃蟹中含有一定量的盐分,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应该控制摄入量,避免加重病情。如果在食用后出现身体不适,无论食用量的多少,都建议到医院就诊。
我们应该如何健康地吃螃蟹?
1、不宜与寒凉食物同食:螃蟹性寒凉,不宜与西瓜、冰淇淋等寒凉食物一起食用,容易引起腹泻和肠胃不适。
2、不宜与酒类同食: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肠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同时,螃蟹中含有一定量的嘌呤,与酒类一起食用会增加尿酸的含量,对痛风患者不利。
3、不宜过量食用:螃蟹虽然营养丰富,但也含有一定的胆固醇和脂肪,过量食用容易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在食用螃蟹时,可以搭配一些蔬菜和主食,以保证营养均衡,也可以选择一些清淡的调味料来提味,避免过多添加油脂和盐分。
4、不宜食用蟹胃、蟹肠、蟹腮、蟹心:这四个部位是螃蟹过滤和代谢废物的器官,含有大量细菌和寄生虫。
5、禁食生蟹、隔夜蟹:生蟹中含大量致病菌与寄生虫,食之易引发感染,螃蟹下锅前要洗干净并彻底煮熟,在100℃的高温下持续蒸煮10分钟以上;因蟹中富含组氨酸,死蟹及隔夜蟹中组氨酸被分解成组胺,可诱发过敏反应。且随着螃蟹死亡时间延长,组胺及毒素积累增多,食之极易中毒。
综上所述,吃螃蟹时需要注意搭配和食用量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来说更应该谨慎食用,一旦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