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因性疲乏(CRF)是一种与癌症或癌症治疗有关的疲乏感或疲惫感,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异常,如抑郁、沮丧、焦虑;睡眠障碍、嗜睡等症状。
癌因性疲乏普遍存在于接受放、化疗的患者中,超过75%的转移性肿瘤患者经受着癌因性疲乏的折磨,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是妨碍癌症患者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医认为癌因性疲乏属于虚劳范畴,主要发病部位在肝、脾、肾、肺、心等。
中医治疗CRF大多采用益气扶正、固本培元、养血益气等扶正法,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振奋人体正气进而改善患者的整体机能来抵御邪毒,主要分为中药内服及中医外治。
中药内服
中医治疗以辨证论治、治病求本、调补气血、健脾补肾为治疗重点。中药汤剂疗法可归纳为以下4点:
健脾益胃散寒法:癌症患者手术、放化疗后元气耗伤,脏腑调节功能下降,采用健脾益胃散寒法,可迅速恢复元气、促进脏腑正常运转。补中益气汤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CRF,可使患者脾胃充足、滋养气血,从而缓解肿瘤患者的疲乏、纳差症状。
补肺益气法:癌症患者表现为肺气损虚,浊气无法排出,采取补肺益气法,使体内外清浊交换,可缓解患者的疲乏症状。八珍汤加味补气补血、肝肾同调,可调节免疫炎症因子,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地改善CRF症状。
疏肝养肝法:癌症患者多情志抑郁、肝失疏泄、血行不畅、津液输布障碍、脏腑筋脉失养,且肝气郁结、癌毒内盛、肝郁化火、生痰致瘀。柴胡疏肝散合四物汤加减可减轻患者肝气郁滞与肝血虚症状,改善患者本虚标实的状况。
补益肾阳法:癌症患者肾气受损、肾阳虚损、失于温煦、阳虚不振、精神萎靡、气化功能减退,在肾虚性CRF治疗的过程中,补益肾阳法意义重大。运用右归丸加减治疗骨痛、贫血和厌食症可得以改善。
中医外治
灸法通过对患者局部皮肤的温热刺激,激发腧穴经络,传达至五脏六腑,发挥温经通络、补虚培本、行气活血的作用,增强人体扶正抗邪的能力。癌因性疲乏以虚为主,选穴为关元、足三里、气海、中脘、神阙,均属补虚要穴,于上述穴位施灸可以达到补虚扶正之效。
针灸通过毫针刺激穴位,并施以补泻手法,激发经气,能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扶正祛邪的作用。针刺疗法也被新增至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2019版癌因性疲乏指南的非药物干预列表中。
总之,中医在治疗癌因性疲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董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