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呼吸系统疾病,若不积极控制病情,会使患者呼吸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由于该病早期阶段症状较为隐蔽,仅为咳嗽、咳痰、气喘等,并未引起高度重视,常常在被发现时已经是中度、重度了,因此,尽早发现慢阻肺对挽救肺功能意义重大。
以老年人举例,一般来说如果老年人患有慢阻肺,常有多年的咳嗽咳痰病史,病程缠绵,临床上呈现缓慢发展的由于气短和缺氧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主要症状为气短,早期较轻,仅在劳动或者上楼时候出现,还能够胜任日常的工作,但是容易感到疲劳。随着病情的发展,气短也逐渐明显,轻体力劳动时感到胸闷气短,严重时连说话、平地走路、大便时也易发生气短。同时,老年慢阻肺的患者,由于肺组织的生理衰退而膨胀,加上肋骨抬高,胸椎后弯,胸廓前后径增大而呈现水桶状,出现特有的桶状胸。因此,结合以上情况,早期发现并不困难。
慢阻肺病程一般比较缓慢,少则3-5年,多则10-20年。现在如果能及早预防和坚持科学治疗用药,完全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减缓发展,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但遗憾的是,患者常常在症状严重时才到医院就诊,而此时慢阻肺病情往往已处于中晚期。
您可以根据以下情况,简单地判断自己的情况
1、是否有多年吸烟史且现在仍然吸烟,或者以前吸过烟。
2、是否经常每天咳嗽,咳嗽时是否经常咳出白色黏液痰。
3、活动时是否比同龄人更容易感觉气短。
4、年龄是否超过40岁。
当上面的4个问题的答案有3个或者3个以上均为“是”,那么您就应该到正规医院就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切莫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冯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