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统计表明,我国有约1/3的老年人面临便秘的困扰,由于对便秘缺乏了解,造成失治误治,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肠道恶性 病变等并发症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困扰。今天就来给大家谈谈老年便秘的常见原因、危害、治疗方法、日常调护及注意事项。
老年便秘的常见原因
1、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下降,以下三个因素易引发便秘:
胃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肠管张力和蠕动减弱,排便动力不足;
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吸收过多,大便干硬难以排出;
老年人盆底肌力量减弱,大便至肛门口儿却无力排出。
2、心理因素
调研发现,多数老年患者会因便秘久治不愈、缺乏家人及社会关心、退休后脱离社交圈等因素影响,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从而引起或加重便秘。
3、不良生活方式
多数老年人喜欢进食精细食物,食物中的纤维素不足;有不少老年人不爱吃水果和蔬菜,每日饮水量亦不足;老年人常因体能下降或疾病原因导致久坐不动或长期卧床,缺乏锻炼。以上不良生活方式均可导致老年人肠道蠕动减慢、排便反射减弱,从而诱发便秘。
4、疾病或药物影响
神经系统疾病往往影响人体肠道功能,从而引发便秘,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患者往往并发便秘。此外,一些口服药物会引起便秘,如治疗高血压疾病的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失眠、抑郁的五经色胺再吸收抑制剂,抗癌痛的阿片类药物,缓解腹泻症状的蒙脱石散以及日常服用的钙片等均可导致便秘。
便秘的危害
长期便秘会引起睡眠障碍,甚至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老年患者在排便时血压较青年波动大,且便后血压回落缓慢,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在排便费力时易引起脑出血、脑疝、心梗。便秘日久、大便干硬排出困难时,患者往往使用开塞露或其他顺手物品辅助排便,这种方法极易诱发直肠损伤、肠梗阻、肠穿孔甚至腹腔感染等。
治疗方法
1、中医疗法
口服中药汤、中成药、针灸推拿、耳穴压豆、穴位埋线等。
2、西医疗法
口服药物、结肠水疗、生物反馈以及外科手术等;应避免长期服用泻药。
日常调护
1、增加纤维膳食的摄入
如:芹菜、茄子、玉米、白菜、黄瓜、香蕉、苹果、火龙果、山竹等。
2、增加饮水量
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温开水、淡盐水、蜂蜜水(糖尿病者少服),少量多次饮用。
3、定时排便
晨起空腹喝杯温开水或蜂蜜水,然后去厕所排便,(训练早期有无便意均可),每次控制在3-5分钟,形成条件反射。
4、适当增加运动量
练习太极拳或八段锦,行动受限者可室内步行锻炼,卧床每日顺时针按摩腹部。
5、调节情志
培养兴趣爱好、下象棋、跳广场舞、练字等可以使心情舒畅,利于防治便秘。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刘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