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501例猴痘确诊病例。那么猴痘到底是什么?离我们有多远?应该如何预防?让我们通过五件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猴痘是什么?
猴痘主要是由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猴痘以往主要在非洲地区流行,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去年5月开始。欧美多个国家报告猴痘疫情,这是首次在非流行区出现的人传人疫情。近期,亚洲国家有病例增多的趋势,我国也受一定影响。
传播途径是什么?
猴痘病毒主要通过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猴痘病毒动物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或者被感染猴痘病毒的动物抓伤、咬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性传播,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感染猴痘有哪些症状?
寒战、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
头痛、嗜睡、乏力、背部及肌肉疼痛。
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
皮疹:多呈离心性分布。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向四肢及躯干蔓延。
怎样预防猴痘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有一定程度的保护力。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戴口罩,保持个人卫生。
不直接接触动物的血和肉,必须彻底煮熟后食用。
避免与出现猴痘样皮疹的患者亲密接触。
避免接触感染猴痘患者使用过的物品。
感染猴痘怎么治疗?
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处理原则是隔离患者,防止皮肤病继发感染及对症治疗,该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在2——6周后自行痊愈。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董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