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在北京阜外医院吴永建教授亲自指导下,以及我院简立国教授带领下,心血管内科张丽华教授统筹安排,助力李恩副主任TAVR团队采用局麻为一位86岁高龄自杀左室、心尖膨出瘤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进行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AS)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65岁以上人群中,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病率达2%~7%,75岁以上人群中,每8个人中就有1个患有主动脉瓣狭窄,大约50%未经治疗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会在发生症状后2年内死亡。年轻的患者首选传统SAVR手术,可以很好的解决瓣膜的病变。但是对于高龄患者,无法耐受全麻和外科手术,以往对于该类疾病,医生和患者均是束手无策。
但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TAVR) 彻底改变了症状性严重主动脉瓣狭窄 (AS) 患者的预后,为高龄患者带来了希望。基于一系列临床随机试验,即使存在一定风险,TAVR也已从一项新技术发展为针对有症状的严重AS患者的既定疗法,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可能会接受 TAVR 治疗。便捷、安全、微创可直接在导管室开展的极简式TAVR,已将成为TAVR发展过程中的全球趋势。
相关临床研究也显示,极简式TAVR可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同时降低患者住院费用,且不增加30天内的全因死亡率和脑卒中风险,因此,在保障患者安全性和治疗有效性的基础上,极简式TAVR是所有临床医师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在准备万全的情况下,在家属积极推动下,心血管内科二病区骨干医师召开多学科会诊,充分讨论手术全流程注意事项,于8月19日下午,顺利为患者重塑心门。术后,患者清醒,手术顺利成功。
此例手术的顺利开展,不仅为高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式,也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结构性心脏病的诊疗水平再上新的台阶。相信这种更利于患者恢复的医疗新技术,未来将会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供稿/张丽华 李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