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从外面走回家就能汗流浃背,浑身黏糊糊的,恨不得马上冲个澡清爽一下,但吹了一会儿空调,汗“下去”了,还需要洗澡吗?
出汗了要洗澡,清爽又舒服,这是大家的基本共识,可即便是没有出汗,我们建议也是要洗澡的,这是为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不出汗的时候,我们身上都有什么?
1、有汗
没错,哪怕你感觉自己没出汗,但你确实“出汗”了,只是这种我们不太能感觉到的汗叫做“非显性出汗”。
说实话,除了极个别汗腺疾病或药物引起的汗腺功能障碍,其实并不太存在没出汗的人,我们的汗腺时刻在分泌汗液,这是身体调节体温的一种方式。
2、有油
就是皮脂,是皮肤毛孔里一个叫皮脂腺的小袋子分泌的,它可以滋润皮肤,起到锁水和屏障的作用。
3、有皮屑
如下图,我们的皮肤最外层是由10至20层扁平、没有细胞核的死亡细胞组成的。当这些细胞脱落时,底下位于基底层的细胞会被推上来,形成新的角质层。以人类的前臂为例,每平方厘米表皮在每小时会有1300个角质层细胞脱落,形成微尘,也就是“皮屑”。
4、还有一些微生物和灰尘
我们的皮肤上还日常聚集着各种微生物群,如细菌、真菌、螨虫等,它们以汗水、油脂、角质为食,是皮肤生态的一部分,正常情况下不仅不影响健康,还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长。
除此之外,皮肤还可能有一些灰尘,这取决于你当天所处的环境,有多少污染物和份尘。
正常情况下,这些皮肤分泌和代谢物(除了灰尘)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汗液中的乳酸盐、尿素等成分能帮助皮肤保湿;皮脂能与汗液中的水分混合,形成皮脂膜,能帮助皮肤锁水,相当于一层天然身体乳;角质层能保护皮肤,让皮肤抵御外界伤害,不易敏感。
洗澡需适度
洗澡,会对皮肤状态造成一些微妙影响。如果你洗得太频繁一天几次或者每天都洗太狠,皮肤上的汗液、皮脂膜、表层角质,这些保护你的成分都被冲掉,新的分泌物又需要时间慢慢形成,此时很容易会引发皮肤干燥、瘙痒、皮屑等问题。另外,频繁的冲洗也会影响表层微生物的平衡。你想想,如果每天都让皮肤上的微生物系统重新洗牌,指不定就会引起致病菌的骚乱,反而损害了皮肤的健康。
当然,洗澡太少太懒也会出问题,如:
代谢不掉的角质过度堆积,会堵塞毛孔,过量的皮脂让微生物们发展壮大。
嗜油的马拉色菌会过度繁殖,引起皮肤炎症反应;痤疮丙酸杆菌可能造成痤疮、痘痘等。
另外,洗澡频率太低可能会产生一些体味,会对自己和他人多少产生一些困扰。
所以说到底:洗澡还是个度的问题,太多太少都不好。这里引用《中国皮肤清洁指南》的建议:一般情况下每2至3天沐浴1次,炎热的夏季或喜爱运动者可以每天洗澡,一般不会有健康问题。
(供稿/董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