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骨科一病区在陈清汉教授的指导下,由张明生主任主刀、高文飞主治医师及李彦远医师配合、麻醉科吕淼淼麻醉,为又一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胸椎管狭窄)患者实施高难度、高风险手术(胸椎后路椎管减压术),手术成功,患者病情恢复良好。
患者为36岁的中年男性,体重100公斤,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似踩棉花感半年多,曾经做过腰椎间盘突出手术,辗转多家医院,按腰椎术后治疗,但是症状却逐渐加重。后来患者来到我院骨科一病区,经过细心检查,发现脐平面和耻骨联合平面中间以下痛觉减退,胸椎、腰椎多节段黄韧带骨化会导致椎管狭窄。全科医生进行了认真讨论,结合症状、体征及影像资料,明确为黄韧带骨化症,经反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为患者实施手术。
手术在全麻下、C臂X光机定位下进行,得益于医生的精湛技术,借助于先进的医疗设备(如球磨钻、超声骨刀),历时2个多小时顺利完成,出血很少,麻醉清醒后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双下肢主动活动正常。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是脊柱外科高风险高难度手术,引起截瘫的比率较高,其风险高于颈椎和腰椎手术,另外发生硬膜撕裂脑脊液漏的风险也较大,所以更需要医生耐心细致的操作,同时借助先进的医疗设备,可以使手术更加精准,更加安全。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好发于亚洲人,以日本人最常见,总体发病率高达5%-25%,50岁到70岁为高发年龄。事实上很多年轻人已经存在黄韧带骨化,但没有明显症状,男性多于女性。其病因不明,可能与慢性损伤、肥胖、内分泌疾病、代谢异常有关。主要症状为下肢无力、麻木、僵硬,行走有踩棉花感,部分患者出现会阴部感觉异常、大小便功能障碍,可伴有胸、腰部束带感。
目前,对于有脊髓压迫症状者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即椎板及骨化的黄韧带切除脊髓减压,对于无神经受压症状者建议定期复查。
骨科一病区
我院骨科近些年引进许多先进设备,如脊柱微创的侧路椎间孔镜及后路大通道脊柱内镜系统、UBE系统、关节镜、超声骨刀、O型臂导航系统等,使骨科疑难复杂手术更加精准化、微创化、个体化,提高了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陈清汉 高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