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什么是新辅助化疗,是最新的化疗方案吗?那,原来的化疗方案是什么?”“医生,为什么我需要先化疗后手术啊,是因为我的病太严重了,没办法手术了吗?”……
临床工作中,也患者朋友们常有类似的疑问。今天,和大家聊聊乳腺癌新辅助治疗那些事。
第一步:咱们先聊聊乳腺癌的治疗都有哪些?
不仅仅是乳腺癌,大部分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都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结合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一系列综合治疗方式。恶性肿瘤的治疗又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包括手术和放疗,全身治疗包括化疗等其他种类的治疗。新辅助治疗就是指手术之前给予的全身化疗,也就是通常说的“先化疗再手术”中的化疗。
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都需要尽快做手术,就是行话所说的限期手术,即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手术治疗。那既然为限期手术了,那为什么要先打化疗呢?打化疗不就延长手术时间,会不会耽误病情啊?
第二步:咱们就说说为什么要先打化疗?
因为有部分乳腺癌患者初次就诊时,就处于局部晚期了,比如肿瘤较大(>5cm)、局部溃烂或者肿瘤已经侵犯皮肤、胸壁导致手术无法切干净、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等。此时比较适合采用新辅助化疗,先全身化疗可提高肿瘤局部的治疗效果。对于体积较大、局部溃烂的肿瘤,经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可以明显缩小,从而降低临床分期,使不可手术变为可手术,使不适合保乳变为可以保乳,让更多的病人得到保乳的机会。
采用新辅助化疗还可观察到化疗前后肿瘤大小的变化、病理学及生物学指标的变化,能够直观得了解到肿瘤对化疗药物是否敏感,是难得的体内药敏试验。如果对某些化疗药物不敏感的,疗效欠佳时,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可能地提高化疗效果,同时也可为将来(复发转移时)用药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第三步:解答化疗会不会延误病情?
不会,国内外多项权威研究均表明:先化疗后手术和先手术后化疗的疗效是一样的。但新辅助化疗能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手术率,并且应用新辅助化疗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乳腺癌患者与未获得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均得到显著改善。国内外乳腺癌权威指南均推荐:条件适合的患者应该行新辅助化疗。
哪些患者是条件适合的患者呢?
肿块较大(>5cm)的患者;局部溃烂或者肿瘤侵犯皮肤、胸壁的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病理分子分型为HER-2阳性乳腺癌或三阴性乳腺癌的患者;患者有保乳意愿,但肿瘤大小与乳房体积比例大难以保乳者,都可以应用新辅助化疗。
这里需要指出,新辅助化疗需要在每两个周期后(即化疗两次后),根据临床查体及乳腺超声、钼靶以及乳腺磁共振检查,对肿瘤的变化进行评估,评估有效的患者建议继续完成原先既定的新辅助化疗方案。现有研究发现,化疗疗程全部做完再手术跟做了半个疗程就手术相比较,两者的效果存在差异。如果肿瘤缩小不明显,则需行肿瘤穿刺活检,明确到底是真的无效还是属于蜂窝状退缩。如果肿瘤明显增大,说明肿瘤对化疗药物不敏感,需及时更换治疗方案。
第四步:手术前做了化疗,手术后还需要继续化疗吗?
如果手术前按计划进行了规律、全程的化疗,手术之后就不需要再次行化疗了。虽然化疗的顺序提前了,但总的化疗次数是一样的。
最后,可能有部分患者会问:“如果新辅助化疗效果很好,是否还需要手术治疗?”
答案是需要的,即使接受新辅助化疗效果很好,临床上肿瘤完全消失,也必须接受既定的后续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并根据手术后的病理结果决定进一步的辅助治疗方案。
随着人们对乳腺癌的深入研究,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也在不断的进步和改善,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临床医师将会结合临床实际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最大的疗效获益和最小的副作用,达到乳腺癌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梁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