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是指我们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处于安静状态下时,心率大概在60~100次/分钟之间波动,平均为75次/分钟。如果超过100次/分钟,便属于心跳过快,如果低于60次/分钟,便属于心动过缓。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自然界中心跳越慢的动物越长寿,比如小老鼠,心跳的频率为500次/分钟,平均寿命大概就在3年左右;猫狗100次/分钟,寿命大概在十几年;而鲸鱼,心跳频率为15~20次/分钟,寿命可达80岁以上。科学家们还发现,如果我们的心跳每分钟额外增加10次,无论什么疾病引发的死亡风险都会增长约9%。因此,心脏跳动的快慢和身体健康以及寿命确实有着一定联系,心跳越快越容易出现健康风险。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心率加快会导致冠脉血管的进一步损害,增加心肌活动对氧的需求,甚至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心绞痛甚至严重的心血管事件。临床研究显示,心率每增加15次/分会导致冠心病患者的冠心病事件和死亡风险增加。除此之外,心率增加还可以导致血脂升高、血糖升高等。
冠心病的患者理想的目标心率控制水平为静息状态下55~65次/分左右。那么,应该如何把心率控制在目标范围以内呢?
运动
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偏慢。静息心率能在50~65次(睡眠中的心跳次数可以为38~50次/分)是健康心脏的标志,也是长寿的标志。
保持适当体重
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过健身运动,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
药物控制心率
可以通过口服β阻滞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胺碘酮、洋地黄、伊伐布雷定等达到目标心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使用,并且在服药期间每天监测血压和心率。
戒烟限酒
吸烟与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故应戒烟与限酒。
保证睡眠,避免焦虑
长期的睡眠障碍和焦虑状态会使人的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导致心率加快,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早睡早起,调整心态。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周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