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0371-63934118

医院地址:

郑州市经八路2号(医院本部)/  郑州市南阳路32号(北院区)

门诊电话:

63921550

急诊电话:

63910120  63914606

体检电话:

63974598  63928159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医院新闻 >
肿瘤患者如何应对“疲乏”

发布日期:2023-04-27 18:02:21

       肿瘤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虽然得到控制,但却总是感觉身体乏、没精神,怎么休息好像都缓解不过来,这种情况是病情恶化了吗?当然不是,这是您出现了癌因性疲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要认识癌因性疲乏
 
       癌因性疲乏是一种令人痛苦的、持续的、与癌症和相关治疗有关的主观感受,它是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不是治疗失败或疾病进展的表现,常出现在治疗期间,如手术、放疗、化疗中,有时在治疗结束之后还会长期存在。它不同于一般性疲乏,与日常活动量无关,通常不能通过休息来缓解。那么患者要做的就是正视癌因性疲乏的存在,认识它的特点,将疲乏的感受告知医护人员,有助于医护人员找到引起疲乏的原因,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指导,通过主动、有计划的自我管理,疲乏的程度可以得到缓解。
 
 要合理安排身体的能量
 
       1、记录每天的疲乏感受,这样有助于了解自己的体力变化,从而制订最适宜的活动计划。
 
       2、优先安排重要的事情,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尤其在经历中、重度疲乏期间。
 
       3、保证充足的睡眠,白天小睡有助于恢复能量,但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每晚睡眠应保证不少于8小时。
 
       4、利用有限的能量去做重要的事,其他琐事可请他人帮助。
 
       5、学会借助省力的工具,如使用助行器、淋浴后穿浴袍而不使用毛巾擦干身体、将常用物品放置在床头柜上等。
 
自我调节很重要
 
       在治疗期间饮食应富含蛋白质(如肉、鱼、蛋、奶),食物种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每天补充不少于1500毫升的水分。
 
       放松训练,如静思、祈祷、瑜伽或冥想等。
 
       可尝试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阅读、听音乐、聊天、手工编织或做园艺等。
 
       可尝试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按摩、针灸、艾灸等方法缓解疲乏。
 
       如有卧床时间过多、不良嗜好、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生活方式因素导致疲乏加重的情况,应及时纠正。
 
合理安排运动
 
       运动前请医生评估有无广泛性骨转移、重度血小板减少、活动性感染或者其他安全问题,排除这些禁忌证后可进行个体化的中等强度运动,即运动时微微出汗,感觉有些吃力。学会自己数脉搏,及时调整运动的强度和时间,中等强度运动心率一般为最大心率的55%~75%(最大心率=220-年龄)。
 
       运动计划应结合自身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所处的疾病阶段制订,原则是从低强度和短时间开始,逐渐增加,循序渐进。
 
       选择喜欢的运动,有氧运动有利于缓解疲劳,但需要连续坚持至少4周。如快走、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跳舞、打乒乓球、瑜伽等。运动频率:每周运动4次以上,每次至少30分钟。
 
       最后提醒各位患者,如果因厌食、腹泻、恶心呕吐等原因出现进食减少或体重下降时,应及时就医,接受营养支持和治疗。如果合并疼痛、抑郁、贫血、睡眠障碍、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引起疲乏的疾病因素,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端木艳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