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在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术后坚持运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但不科学的运动不仅对身体无益,还会起到反作用。
运动对乳腺癌患者有哪些好处?
增强免疫力
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通过运动锻炼可以提升自身的免疫功能,实现对自身代谢产物的合理清除,而且也可以通过补体系统进行免疫反应的调整。这种调整的形成,对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会起到控制作用。
减少疲劳
癌因性疲劳(CRF),是一种与癌症或癌症治疗相关的身体或情绪疲惫的主观感觉,与近期活动力度不成比例,且干扰正常功能。它并不会因为患者自行采取如休息、小睡一会儿、晚上较早睡觉和减少活动等措施而有所减轻。对于疾病恢复期的患者来说,增加有氧运动锻炼可以减少疲劳感。
改善焦虑
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在接受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运动可以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通过中等强度运动的调节,患者可以有效改善适应反应,使其焦虑、睡眠不足的状态得到有效改善。
促进骨骼健康
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伴有较高比例的骨健康问题,这种骨健康不只是骨转移,还包括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以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适宜的运动能有效增加骨量,改善骨健康。不同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对骨的影响也不相同。
乳腺癌患者适合哪些运动?
美国癌症学会(ACS)建议,在诊断或治疗后,应尽快恢复正常活动。18至64岁的成年人,应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或每周75分钟的高强度的有氧体力活动。
中等强度包括:快走、慢速骑自行车、慢速游泳、划船、垒球、排球、双打网球等,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在活动时能够讲话聊天,但不能唱歌。
高等强度包括:快速骑自行车、登山、跳绳、武术、竞走、慢跑、篮球、足球、快速游泳、单打网球等,简单的判断方法是活动中只能讲几个字的短句,不能讲话聊天。
一般来讲,游泳、慢跑、步行、骑自行车、健身操、非激烈性的舞蹈、家用健身器材等比较温和的运动较适宜乳腺癌患者。对于已经清扫腋窝淋巴结的乳腺癌患者,由于终身存在淋巴水肿风险,请谨慎选择运动种类,并且在进行手部运动时(比如跳舞、跳广播操等)佩戴弹力袖套,以避免淋巴水肿的发生及进展。
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该如何把控?
手术前,可适度增加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增强体质,但应注意避免到人多的地方,避免感染。
手术后,应坚持运动,但可以降低强度,特别要注意手术区域和引流区域的保护,避免牵拉,碰撞。
化疗期间,主要是调整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适应治疗周期后逐步增加锻炼时间和强度,特别是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锻炼对预防和减轻骨质疏松很有益处。
由于乳腺癌患者的身体较为虚弱,所以建议患者应根据医嘱适量运动。
运动时应注意些什么?
不要在空腹或饥饿的状态下去运动,也不要在饱餐后立刻运动。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期间饮食需要荤素搭配均衡,合理膳食。运动应循序渐进,肿瘤患者经过手术和化疗等治疗后,要想恢复原来的体力活动,一般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此时不应急躁,要缓慢而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