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是我们第15批援厄医疗队援非任务快要结束的日子。但就在26号晚七点左右,医疗队长简立国的手机响起了一通急促的铃声,是在厄中资企业打过来的——一位中资企业中国同胞不慎跌入深坑,大腿受伤严重,疼痛难忍,无法行动,寻求中国医疗队的帮助。
情况紧急,简队长在电话中指导他们要尽快、安全地把伤员转移到医疗队后,立即部署抢救流程及方案。
十分钟后,伤员就被送到医疗队。因为我是医疗队中唯一的创伤骨科医生,就当然被安排为首诊医师。经过迅速全面的体格检查,初步诊断是右股骨干骨折,需要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简队长立即通知哈利贝特医院安排绿色通道,我们同时陪同患者至医院办理住院手续及各项检查。经过X线检查,确诊是右股骨干粉碎性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有信心做吗?”那一刻,我明白简队长的担心。厄特医疗物资短缺而且落后,使用的都是我们国家九十年代的钢板及器械,手术室无菌条件也差。如果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甚至慢性骨髓炎,对伤者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但是如果让我们的同胞回国手术,漫漫长路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而且有可能会耽误最佳手术时间,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我顶着巨大的压力点点头说:“简队长,交给我吧,您放心!”听我说完,他如释重负,立即跟当地医院负责人协调安尽早排手术。
医院连夜准备全新器械、钢板及备血,最后把手术定到第二天上午第一台。安排妥当后我们才回到医疗队,此时,已是夜里11点了。
第二天一早,简队长就和我们一起去哈利贝特医院手术室,亲自在手术值班室坐镇指挥。因为此次手术是厄特史上第一次为中国人做股骨干骨折这样的重大手术,所以院方领导非常重视。手术团队由我做为主刀,哈利贝特医院骨科主任所罗门作一助,麻醉医师是我们中国医疗队队员——来自河南省骨科医院的肖遥主任。
我们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始了这台艰难的手术,为了避免术后感染,我亲自给患者消毒铺巾,并监督器械护士和助手们洗手穿衣。我需要在骨折复位良好的前提下尽可能快地完成手术,一方面为了降低感染,另一方面为了减少患者出血量。万幸,在简队长的指挥下,在团队的全力配合下,我顺利完成了此次手术。看到受伤同胞充满感激的眼神,我心里非常的欣慰。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安全度过了感染期,切口愈合良好,术后2周复查见右股骨干骨折对位对线良好。
是的,这就是我们中国医疗队应该做的。我们为援助受援国医疗技术而来,同样也为保障在厄中国同胞健康而来。
援非期间,我牢记重托,不辱使命,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精神,与厄立特里亚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为我们在厄同胞的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为河南援非50周年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向祖国和亲人交付一张满意的答卷,不辜负祖国和家乡人民的关心和期望!
(供稿/胡大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