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总体患病率为13.3%, 痛风为1.1%,已成为继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后的“第四高”。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慢性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密切相关,需要终身治疗和监测。应国家倡导,我们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关注高尿酸血症。关于高尿酸血症的几问几答,让我们来了解。
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答: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人体内约80%尿酸为内源性,约20%来源于食物。当尿酸生成太多或者排泄太少,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就会升高。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就称为高尿酸血症。
尿酸高有哪些危害?
答:尿酸过多会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导致痛风;沉积在肾脏,会引起肾结石、肾损伤,甚至肾衰竭;增加高血压、心肌梗塞、脑梗塞的风险。
高尿酸血症一定会发展为痛风吗?
答:临床上仅有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发展为痛风。还可表现为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
哪些药物影响尿酸水平?
答:(1)升高:果糖、胰岛素、茶碱、肌苷等可致尿酸产生增加;乙胺丁醇、呋塞米、氢氯噻嗪、环孢素、甲氨蝶呤等可致尿酸排泄减少。
(2)降低:氯沙坦、非诺贝特、降钙素、利血平、雌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可促进尿酸排泄。
治疗时机与控制目标是什么?
答:治疗时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血尿酸水平≥540μmol/L或血尿酸水平≥480μmol/L且有下列合并症之一: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肥胖、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尿酸性肾石病、肾功能损害(≥CKD2期)。
控制目标:一般建议血尿酸控制在<420μmol/L;伴合并症时,建议控制在<360μmol/L,严重者血尿酸<300μmol/L。尿酸并不是越低越好,不建议将血尿酸长期控制在<180μmol/L。
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控制体重、规律运动、量力而行;
(2)限制酒精及高嘌呤、高果糖食物和饮料的摄入;
(3)鼓励奶制品和新鲜蔬菜的摄入;
(4)适量饮水,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 ml以上。
常用治疗药物有哪些?
答:常用治疗药物如下表所示:
总之,从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亚临床痛风 →痛风→难治性痛风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如果出现血尿酸升高的现象,一定不要擅自用药,记得及时就医,早发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范治疗对于改善结局非常重要,你get到了么?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李敏 周建华 李桃英)